一個包含了Pimco和Apollo的財團有望接手。
(相關資料圖)
瑞士信貸即將達成協議,出售其龐大資本帝國中的“明珠”——證券化產品部門。
10月26日,據媒體報道,瑞信的這一業務有兩家最熱門的競購財團,一個財團包含了全球最大債券投資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以及私募股權公司阿波羅管理公司(Apollo),其擊敗了由 Centerbridge Partners 和人壽再保險公司 Martello 組成的另一個財團。
證券化產品業務將抵押貸款等債務打包,然后作為證券出售,出售該部門將減少該行的資本負債,但也會使其失去最賺錢的業務之一。但瑞信高管在7月曾表示,出售這一部門與預期的(公司)未來形態不太匹配。
但自那以后,情況發生了改變。隨著瑞信的償付能力和流動性急劇惡化,其信貸風險指標——五年期信用違約掉期指數(CDS)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面對這一困境,瑞信別無選擇,只能“忍痛割愛”。
這筆交易反映出,投資管理公司在為企業融資和提供信貸方面正日益取代華爾街銀行。銀行為高風險杠桿收購提供貸款的缺口,至少部分被私人信貸提供者填補了。
分析師認為,盡管如此,瑞信可能仍需要一些額外資金,以重振投資者信心。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瑞信可能會在出售該部門后仍保留部分業務,因為其中一些業務為瑞信的其他銀行活動提供服務。該集團的資產、基礎設施和團隊將轉移到新的所有者手中。
瑞信“斷臂求生”的方案還遠不止如此。該公司在9月曾表示,它還將剝離部分投行業務,專注于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的核心業務,從而使其變得更安全、更精簡;另外,瑞信還將退出20多個規模較小的財富市場,將部分資產放到一個處置部門。
但德意志銀行認為,這些可能會有所幫助,但已經太晚了,無法避免瑞信的融資能力遭受損害。
周四,瑞信發布財報顯示,其三季度收入為38.04億瑞士法郎,低于去年同期的54.37億瑞士法郎;三季度凈虧損40.34億瑞士法郎,為分析師預期虧損——4.13億瑞士法郎的近十倍。
編輯/V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