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MKM Partners策略師Michael Darda表示,標普500指數市盈率在標準化的基礎上出現了“歷史性崩潰”。“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已從去年的峰值23倍跌至約15倍,”Darda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可以使用五年均值回歸的方法來對指數進行重新估計,如果經濟衰退風險很高,則沒有人會選擇相信遠期市盈率。據數據顯示,我們見證了美股估值的歷史性崩潰,從一年前的近29倍五年平均估值跌至今天的略低于20倍。”
“上個世紀以來,于2001年、2008年和1930年,標普500指數曾在12個月的年周期中出現了3次大幅度的標準化市盈率下降。”Darda表示。“而不幸的是,于每一次事件周期,未來股市都走向疲軟。”
“在大蕭條的情況下我們經歷了一次驚人的政策失誤,美聯儲制定的政策于期間引發且導致了名義GDP暴跌50%。在2008年引發了NGDP沖擊和嚴重的金融危機。2001年的衰退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股市在衰退結束約10個月后觸底。”
他表示,其他幾次“戰后衰退”中,股市則在衰退期間見底,并且見底出現在衰退結束前約五個月。
但Darda指出,“由于最近股市幾乎直線下滑的性質,加上美國國債收益率(TBT)(TLT)(SHY)的持續上升和不斷上升的最終政策利率預期,都是由一種統一力量(一致性的力量,尤其是一些滯后性的指標)所支撐的。”Darda同時指出,“逆勢反彈的可能性也正在上升。”
“由于通脹率遠遠高于美聯儲預期目標值,且租金、工資和核心服務通脹都‘過于火熱’,因此其制定了一系列非常激進的加息政策,”他補充道。“任何潛在或實際趨于疲軟的滯后性指標調整,都將幫助拉低政策利率峰值預期和美國國債收益率,進而推動美股反彈。”
“滯后性指標(反向)優先于領先性指標,這確實應該對于某種逆趨勢反彈有利。”Darda強調。
據悉,BTIG預計,標普500指數或在未來將跌至3400點。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