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全球矚目的美國9月CPI數據將正式揭曉。這個久久地牽動著市場情緒的“靴子”,無論超預期與否,在最終落地時必然引起市場的大幅波動。
(相關資料圖)
如若9月核心CPI真如經濟學家所預計的重回40年高位,大概率將推動美聯儲在下個月再次大幅加息,而屆時美股市場或又將難逃一場風暴。
而顯然的是,投資者正變得十分小心翼翼,在預計9月通脹或將持續升溫之后,即便承受下跌行情,也不敢貿然入場。隔夜,面對略超預期的PPI數據和CPI數據即將公布的壓力,美股三大指數在周三交易中繼續失守,最后幾分鐘輕輕一跳集體翻綠,也使得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錄得日線「六連陰」。
市場人士對此解讀稱,
雖然美聯儲會議紀要中有關調整加息速度的描述可能給市場帶來一絲慰藉,但市場更關注周四的CPI數據。眼下市場正在極力吸取教訓,不愿再重蹈覆轍。
當時在重磅8月CPI數據公布之前,正是由于投資者預期美國通脹即將見頂,故力推大漲行情上演,然而超預期通脹數據誘發暴利加息恐慌,美股集體創下兩年內最大跌幅,道指狂瀉1200點,美債收益率飆升。
市場既已對9月的CPI數據如此悲觀了,那么,投資者是否可轉而“求助”即將拉開序幕的三季報?答案是,謹慎為上。
據媒體援引 MLIV Pulse 最新的調查顯示,724名受訪者中超過60%表示,本輪財報季將推動標普500指數進一步下跌。
華爾街對本輪財報季表現的態度總體來看也比較悲觀。FactSet的數據顯示,分析師將標普500指數第三季度的盈利預期下調了6.8%,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對報告期間預期的最大降幅。分析師還下調了對美股第四季度和2023年表現的預期。
市場的悲觀情緒已經醞釀到這了,作為普通的投資者,面對系列潛在風險,如何以較低的成本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風險對沖?
反向杠桿基金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做空作為一種對沖策略,投資者如能正確地選擇指數/股票進行沽空,并在市場轉向下行時不斷增加空頭頭寸,就能抵消做多部分遭到的損失。一個結構良好的投資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整體風險,并在市場低迷時產生超額收益。
要聞君整理了以下幾只常見的反向ETF,供牛友們參考:
1、做空標普500指數
$Proshares做空標普500(SH.US)$:當標普500指數下跌1%,則SH上漲1%;
$標普500兩倍做空ETF-ProShares(SDS.US)$:當標普500指數下跌1%,則SDS上漲2%;
$ProShares三倍做空標普500指數ETF(SPXU.US)$:當標普500指數下跌1%,則SPXU上漲3%。
2、做空納斯達克指數
$做空納斯達克100指數ETF-ProShares(PSQ.US)$:當納指下跌1%,則PSQ上漲1%;
$兩倍做空納斯達克100指數ETF-ProShares(QID.US)$:當納指下跌1%,則QID上漲2%;
$ProShares納斯達克指數三倍做空ETF(SQQQ.US)$:當納指下跌1%,則SQQQ上漲3%。
3、做空道瓊斯指數
$道指ETF-ProShares做空(DOG.US)$:當道指下跌1%,則DOG上漲1%;
$DXD ProShares二倍做空道瓊30指數ETF(DXD.US)$:當道指下跌1%,則DXD上漲2%;
$Proshares道指三倍做空ETF(SDOW.US)$:當道指下跌1%,則SDOW上漲3%。
風險提示:
杠桿和反向ETF參照的是相關指數單日的漲跌幅,而不是一段時間內的累計跌漲幅,這一特征比較適合短期的趨勢判斷和對沖避險投資策略,而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未必適宜。
當投資者對市場走勢有明確的判斷,或者有減少風險敞口的需要,可以通過杠桿ETF和反向ETF來執行投資策略。但對于以長期持有為目標的投資者而言,使用杠桿ETF 和反向ETF進行操作則未必適合。
此外,在市況波動的情況下,杠桿更是會放大虧損風險;當然,反之,在市場出現單邊行情的時候,杠桿也能放大盈利。如果要交易反向和杠桿ETF,一定要先認清當中的風險哦。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