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爾街有句古訓,「當你可以買對沖的時候買,當你需要買對沖的時候買已經遲了」(buy the hedge when you can, not when you must)。今年以來美股持續下跌,投資者急需買入對沖,他們在最近也確實買了很多,但是還有效嗎?
2022年以來,標普500指數跌超23%,納斯達克指數跌超30%,道瓊斯工業指數跌近20%。幾乎全部進入技術性熊市。縱觀美股史上幾次大熊市,目前本輪下跌幅度僅次于1929年大蕭條時期和2020年初新冠時期。
9月28日(周三)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4%,創2010年以來新高。
摩根大通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Marko Kolanovic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所有資產的倉位和回報率都是自2010年該數據統計以來最低。
市場情緒指標已經跌到悲觀平均線以下,蕭條氛圍已經烘托到極致。
首先是個人投資者全部涌入空軍陣營。9月第三周,個人投資者買入180億美元看空期權,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據,目前個人投資者共持有460億美元空頭頭寸,這也是歷史新高。
其次,投行也建議回避股票。高盛將未來三個月的全球股票投資評級下調為「減持」,并建議投資者增持現金。高盛策略師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在周一的報告中表示,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可能無法完全反映經濟衰退相關風險,可能還需要進一步下跌,才能達到市場底部。
貝萊德也建議投資者「避開多數股票」,并補充稱,建議投資者「戰術性減持發達國家市場股票」。貝萊德策略分析師Jean Boivin在周一的報告中寫道,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概率非常低,這意味著股票等風險資產面臨更大的波動和下行壓力。
通常來說,個人投資者是反指,他們極端朝一個方向投資時,大概率市場會反轉,但現在的情況是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在朝同一個方向邁進,這是更大概率的反指嗎?還是市場真的還沒跌透?
編輯/ 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