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策略師周一表示,比起衰退,全球經濟更有可能實現軟著陸,這將繼續為風險資產帶來利好。
(資料圖片)
Marko Kolanovic(華爾街最堅定的看漲者之一)和 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摩根大通分析師組成的團隊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近期數據顯示,通貨膨脹和工資壓力有所緩和,經濟出現反彈,消費者信心企穩,這表明全球將避免經濟衰退。他們表示:
經濟數據和投資者頭寸才是決定風險資產表現的更重要因素,而不是央行的花言巧語。
摩根大通認為,通脹逐步緩解對周期股和小盤股是有利的,更青睞新興市場和中國股票,而不是“昂貴的”防御性股票。該行還看好近期下挫的能源股,并主張“大舉”增持大宗商品。
我們堅持認為,隨著扭曲因素消退,通脹將自行好轉,而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是反應過度。我們可能會看到美聯儲轉向,這對周期性資產是有利的。
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將不會陷入衰退,財政刺激將會加碼,投資者頭寸和情緒仍然非常低,因此,盡管央行最近的措辭更為強硬,但這些因素應繼續為高風險資產提供利好。
金融服務公司Oreana Financial Services首席投資官Isaac Poole與小摩持類似觀點。Pool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正走向軟著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上認為,明年美股收益可能會相對較好”。盈利增長可能會好于預期,“因為有很多悲觀情緒在里面”。
然而,隨著美國最新通脹數據出爐,全球尤其是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在摩根大通發表以上觀點的第二天,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整體CPI同比回落不及預期,核心CPI同比意外加速,美聯儲9月加息75基點幾成定局,而加息100基點的預期開始升溫。暴力加息預期和衰退恐懼嚇趴美股,標普500指數、納指和納指100接近抹去9月6日來漲幅,道指創7月18日來最低,美股齊跌破50日均線。
編輯/ping
資管巨頭發聲看好中國市場,或迎絕佳配置良機>>點擊了解更多大中華主題基金
小摩分析師青睞新興市場?>>點擊了解更多新興市場的投資理財渠道
穿越周期,擁抱大消費>>點擊把握消費板塊投資機會
如何應對通脹憂慮?>>點擊查看能源型主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