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美股持續反彈之際,港股相對而言仍然呈現震蕩趨勢。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美股和港股的投資中都能實現「賺錢效應」?
帶著這個問題,本篇文章試著從回顧近期港股行情,以及展望未來港股投資機會開始聊起。
對了,在此溫馨提醒:文末有驚喜,積分獎賞拿不停哦~
【資料圖】
一、港股繼續盤整
繼此前一周大幅下跌后,海外中資股市場上周有所企穩,但緊張的地緣局勢、疲軟的經濟數據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方面的擔憂仍然壓制整體市場風險偏好。這一背景下,上周港股主要指數盡管收漲,但漲幅都較為有限。
進入了8月第二周,港股依然呈現調整走勢。
具體來看,周一到周三,港股經歷了連續三天的回調,截至周四(8月11日)收盤,才有所回暖。
具體來說,即使截至8月11日收盤恒生指數升2.4%至20082.42點,但周內依然回調近0.6%。
二、機構對后市態度有分歧
在持續震蕩的背景下,往后看,應該采取怎樣的策略投資港股?對此,多家機構新鮮出爐了最新的觀點,我們一起來看。
國信:短暫避險動作或為港股創造市場底
按照過往歷史普遍的「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順序,國信證券認為上周有較大概率已經可以確認「市場底」。
目前來看,南向資金將成為港股堅實的支撐。從總量的角度可以看出,在港股位置最低的兩天,南向資金凈買入量最高,說明南向資金認可港股當前的低位。
從結構的角度,可以看到南向資金始終在穩定流入傳媒板塊,這個板塊下包含了港股的牛市旗手——互聯網巨頭,這說明港股本輪反彈的力量作用在了市場核心部位,勢大力沉。
國信保持推薦生物藥、CXO、半導體、互聯網、恒生科技。
中金:港股市場短期或繼續盤整
中金公司指出,港股市場短期或繼續盤整,隨著中報業績期漸行漸近,企業盈利表現也有望成為市場關注核心。尋求確定性和優質標的,例如高股息個股和優質成長個股或將是更好的選擇,有助于提供下行保護。中期來看,我們認為仍具吸引力的市場估值、國內充裕的流動性以及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可能仍然會為港股市場提供支撐。未來增長前景和政策立場或仍將是影響市場節奏的關鍵決定性因素,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平安證券:港股關注重點仍在結構
平安證券研報稱,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幻給港股市場的影響多空交織,多的一面在于美國就業市場景氣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國消費低迷的沖擊,美股的滯漲也會可能帶來部分國際資金的回流;空的一面在于聯儲緊縮預期加強帶來的流動性緊張。加上近期國際地緣局勢的錯綜復雜,港股市場可能迎來震蕩中逐漸緩慢反彈的短期行情。在總體表現不會特別強勁的背景下,港股關注重點仍在結構。
光大證券:關注科網及汽車電子等行業
光大證券發布港股投資策略報告稱,短期港股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得到修復。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1)平臺經濟政策持續回暖下估值較低具有配置性價比優勢的互聯網科技股。2)景氣度較高,需求有提升的汽車電子。3)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建筑建材以及估值性價比優勢明顯的物業管理公司。
三、賣空數據功能了解一下
事實上,在港股持續震蕩之際,最讓投資者們「心頭癢」的莫過于是美股的持續反彈了。
在美股持續反彈、港股依然震蕩之際,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兩者的投資中都產生「賺錢效應」?
在此,不得不和投資者們介紹一個富途的「賣空數據功能」。
具體而言,是這么操作的:「打開富途app后,按「個股報價頁 - 分析 - 賣空數據分析」順序打開相關tab,在「賣空數據分析」下方即可查看個股每日賣空數據和空頭持倉數量。
功能詳情請見↓:
編輯:sab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