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Citigroup)財富管理業務的一份年中展望報告稱,在2022年股市和債市都將陷入困境之際,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是市場的最大風險,因為它試圖用「缺乏微妙性」的「強大」工具來對抗通脹。
具體來看,花旗全球財富首席投資長拜林(David Bailin)表示,投資者現在正試圖判斷美國經濟是在經歷一段避免收縮的緩慢增長時期,還是在走向由美聯儲過度收緊貨幣政策以對抗高通脹而引發的衰退。
拜林說:「這兩種結果都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正在做的是專注于創建一個有彈性的股票投資組合。」
他表示,花旗喜歡規模更大、派發股息的股票,因為它們通常在市場下跌時表現更好,在市場復蘇時亦然。他表示,花旗還投資于醫療保健類股,因其「相對」估值較低,股息較高,且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有表現良好的趨勢。
花旗在年中展望中表示,如果消費者保持強勁,且美聯儲能夠「緩和當前對抗通脹的激進立場」,預計經濟擴張將繼續。由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的下一個通脹數據將于周五公布。
拜林說:「我不認為即將公布的數據會有多好。」他說,這可能「看起來很糟糕」,原因是地緣因素導致能源價格上漲。他表示:「以當前的價格出售石油,顯然是對消費者征稅。」「每加侖汽油付5美元意味著他們買不到其他東西。」
花旗全球財富在報告中稱:「可自由支配的消費者支出可能是經濟中最脆弱的部分,而且只有在通脹持續迅速升溫時才會如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能力正在流向餐桌上的食物、房屋的供暖和制冷,以及汽車的燃料。而用于外出就餐、電子產品和海外旅行等可自由支配項目的資金則越來越少。」
拜林表示,上個月的通脹可能有所上升,但這并不一定預示著通脹的長期趨勢。4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3%,低于3月份8.5%的年度漲幅。花旗在報告中說,預計2023年美國通脹率將降至3.5%。
拜林認為,零售商塔吉特的庫存過剩是一個跡象,表明供應正在恢復,而對商品的需求卻在下降,這意味著過去兩年導致價格上漲的供應鏈困境可能「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現在經濟以商品為導向的」。他說,部分高通脹可能會通過供需「自然結合」來解決。
他還表示,地緣因素限制了美聯儲控制通脹的能力。「美聯儲只能破壞需求。」為了遏制通脹,美聯儲正試圖通過加息和收縮資產負債表,為經濟降溫。
花旗在其報告中表示,量化緊縮是「其寬松信貸政策的逆轉,在2020-21年時,寬松信貸政策確保了資本流動」。「如果美聯儲加息過高、過快,同時也減少了市場流動性,就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目前,他們的行動非常激進,這令股市受到驚嚇。」
花旗還指出,「我們現在正在蠶食科技行業」。花旗正在評估一個「巨大的機會」,以找到「收入大幅增長」的公司,這些公司的估值接近2019年的水平。他表示,花旗還看好網絡安全和金融科技類股,因為這些領域的公司在未來十年都將投入資金。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