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4月份我國部分重點城市發生了集聚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沖擊,因此4月份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同比增速普遍弱于前值。但是從最新情況來看,經濟社會運行已經在逐步復蘇,一方面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明顯下降,另一方面此前限制企業生產的交通運輸困難也得到了有效緩解。同時,在4月2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精神指引下,「穩增長」政策也在持續推進,因此預計4月是全年經濟低點,而5月開始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指標將有明顯好轉,消費和就業的相關指標也有望環比改善,5月開始整體經濟將進入復蘇區間。
▍經濟:受局部疫情沖擊和物流運輸困難影響,4月份經濟景氣明顯下行,或為年內低點。
4月份局部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沖擊,同時,物流運輸困難加大也對企業生產有一定的限制,因此4月份主要的經濟指標的同比讀數,均較前值有所下滑,例如生產端中,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生產指數均呈同比下降趨勢;又如需求端中,社零增速同比下降達兩位數,綜合地反映了在局部疫情沖擊下,居民部門消費場景受限、消費能力減弱等因素。考慮到目前全國范圍的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有效控制,以及物流運輸困難也得到明顯緩解,我們預計后續經濟形勢將環比改善,因此判斷4月是全年經濟低點,5月開始將有好轉。
▍消費:局部疫情導致消費增長受阻。
局部疫情影響下4月消費延續3月下跌的趨勢,跌幅進一步擴大。4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9483億元,同比增速為-11.1%,3月以來局部疫情大范圍擴散,情況在4月更為嚴峻,因此對消費的拖累較為顯著。消費的分項也呈現出商品和餐飲消費增速均跌幅顯著,從細分行業來看,僅有必選消費和可選中的中西藥品、石油石化制品錄得正增長,其余均為負增長。也體現了局部疫情沖擊下的結構特點。消費和經濟增長的壓力也反映到了就業數據上。4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再度走高,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錄得2018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向后看,預計5月局部疫情影響的經濟范圍逐步減小,根據我們整理的全國有中高風險區域的地級城市的數量和GDP的比例,4月內陸續有64個城市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其GDP占比為35.6%,5月前兩周該比例約為11%左右。我們認為5月消費和就業可能較4月有一定的改善。但也考慮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經持續三個季度沒有改善,我們認為后續消費的恢復斜率較此前將有所放緩,需要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中積蓄力量。
▍投資:總體投資增速放緩,制造業投資維持較高增速,基建投資增速回落,地產投資降幅擴大。
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我們測算4月單月投資同比增長2.3%,較3月份回落4.8個百分點。從三大領域看:
1)基建投資小幅回落。4月單月基建投資增長4.3%,較3月回落7.5個百分點。近期中央多次會議明確基建為今年穩增長政策最核心的抓手,基建投資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2)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4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長6.4%,較前值下滑5.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對總體投資增速的貢獻率進一步上升至49.9%,較前值提高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5.9%,仍是當前拉動制造業投資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3)房地產業投資增速探底。4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0.1%,較前值降幅擴大7.7個百分點。地產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39.0%、46.6%,較前值降幅擴大,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降低58.6%,重點監測城市經營性用地流拍率提升至17.5%。在下調房貸利率、放松樓市管控的背景下,房地產業企穩在即。
總體看,受局部疫情持續拖累,4月投資數據均有所下滑。預計隨局部疫情緩和,各方面穩增長穩投資的政策效果逐步發力,投資數據有望在5月觸底回升。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