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疫情和地緣政治沖突,近年來海運市場一直不暢,港口堵塞使得貨輪無法正常交貨,從而推高了運價。
然而,彭博社援引海運業巨頭、中國臺灣陽明海運的董事長鄭貞茂周二表示,全球供應鏈瓶頸可能出現緩解跡象,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變好。
鄭貞茂指出,目前在洛杉磯和長灘港口外等候的船只數量已經從今年稍早前的100多艘銳減至40艘以下。他稱:
美國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目前仍需要等待10至14天左右。港口堵塞的問題目前已在改善中,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一切都會變得順利,困難模式將會漸漸轉向容易模式。
國際貨幣基金的一份報告指出,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將放緩至5%,遠遜于去年的10%。
鄭貞茂對此分析稱,由于俄烏沖突和新冠疫情持續,今年的貿易需求將被放緩。他還表示:
全球經濟復蘇不會那么快達成。
另外,鄭貞茂還稱,希望美國方面能夠在下半年逐步實施一些加快疏通港口的措施,比如盡快移走空貨柜等,這樣能緩解港口擁堵,從而降低運費。同時他也向市場發出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海運市場)的不確定性主要在于市場是否能夠消化過去幾年建造的新船。
鄭貞茂還預計,明年的供應增長將比今年高出一倍,而且將會超過需求。他稱:
如果一旦運力供過于求,或者是運費下滑的話,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全球貿易風向標”馬士基也于周二表示,今年全球集裝箱貨運量可能下滑,但是費率會走高。同時馬士基還認為,海運市場的繁榮期將比原先預期的更長。
馬士基指出,雖然供應鏈瓶頸使的今年第一季的全球集裝箱貨運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但運價卻同比大漲超70%。
馬士基預計,第二季的運費將持續走高,可能要到下半年市場才會漸趨正常化,而目前這種高運費的狀態將會推升海運業者的獲利。
編輯/Jeff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