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數據:一個「有故事」的數據。我們認為,回購數據承載了較為立體的信息,這有助于我們在定量研究中減少分析框架外因素的影響,少說「這次不一樣」。
我們相信回購數據包含了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經營的展望和當前估值的觀點,且表現出公司有足夠的現金或信用來源。回購數據的局限性在于不能把握行業與股票風格之間的區別,并且忽略了上市公司其他的現金分派方式。
回購數據抄底策略:利用集體的智慧。我們發現,參與回購的公司數量峰值與大盤底部呈現出緊密關系。回購公司數量的峰值領先大盤低點1個月。
基于這個發現,我們提出了我們的回購數據抄底策略——利用回購公司數的2個月移動均值(MA2)的高位回落作為「信號點」,通過右側操作在低位把握大盤的投資機會。經歷史回測,以中位數看,「信號點」的出現時間滯后大盤低點1個月,錯過11%的收益,而一整輪行情的總收益率為80%。
回購抄底策略在本輪行情中的應用:等待下一個信號。本輪行情中,我們已經在2022年2月末見到了抄底「信號點」,指引投資者在3月初抄底。然而,恒指在4月份依然呈現跌勢。對此,依照本策略,我們對投資者的建議如下:
1)結合2015-2016年的經驗,在「信號點」二次出現時抄底;
2)本輪「信號點」后大盤下行的成因是框架外變量——疫情和戰爭。我們相信緊隨「信號點」之后的3月15日18,235點已經是一個階段性重要低點,所以投資者可結合2019-2020年的經驗,在疫情出現好轉跡象后抄底,不必拘泥于等待與2016年相似的「雙信號」。
抄底數據在選股中的應用:有勝于無。我們發現,在熊市參與了股份回購的公司,往往在隨后的牛市表現出更好的走勢。所以,我們建議投資者在選定抄底對象時,將公司是否在前期參與了股份回購作為一個指標考量。
然而,更多的回購量(回購金額/流通市值)并不一定對應更高的漲幅。原因在于回購數據忽略了不同股票風格和行業之間對股份回購的偏好差異,不能幫助我們在股票風格和所屬行業中擇優。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俄烏局勢的不確定性;大國博弈的不確定性;海外資金流向的不確定性。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