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支付公司的大規模撤離只是將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俄羅斯本土企業有望成為大贏家。
俄羅斯發展國內獨立支付系統的努力正獲得回報:歐美支付公司的蜂擁撤出并未在俄羅斯國內掀起太大的波瀾。
歐美支付公司在制裁開啟后紛紛停止在俄服務:萬事達卡和Visa于3月暫停在俄服務,二者占俄羅斯記借記卡市場份額的70%。電子支付也不能幸免,Apple Pay 和Google Pay也停止在俄服務。
但這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盡管國際交易受限,但普通俄羅斯人并沒有感受到太大的變化,俄羅斯國內的金融交易正常進行——包括帶有 Visa 和 Mastercard 標志的卡。
俄羅斯國內金融交易的平穩運行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國家卡支付系統(NSPK)的發展,該系統重建了在俄借記卡交易所需的金融管道。
NSPK的建設始于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到2015年,NSPK已與萬事達卡和Visa 簽署協議,處理相關公司俄羅斯國內所有支付。如果支付公司不能確保俄羅斯交易的處理在該國通過NSPK完成,俄羅斯政府就會施以巨額罰款,這加速了網絡的建設。
俄羅斯自己的借記卡Mir也在NSPK的基礎設施上運行。由于公務員和養老金領取者的使用授權,超過1億張Mir卡在俄羅斯流通,約占當地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在NSPK基礎上的數字錢包Mir Pay也在2019年投入運行。
自建支付網絡確保俄羅斯國內支付的順利進行,歐美公司的大規模撤出只是將市場份額拱手相讓。正如支付平臺Verto的首席執行官Ola Oyetayo所說,俄羅斯可能不會再給美國支付公司第二次機會。
美國財政部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其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包括巴西和印度在內越來越多的國家可能采用替代支付網絡,這將削弱西方制裁的力量。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