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機構又發出看空美股的警告。
截至上周,標普500和納指都連續三周累漲,標普將年初以來的跌幅收窄一半以上。而上周末摩根大通發布的主經紀商報告顯示,在美股持續反彈時,對沖基金卻一再拋售,“過去九個交易日里有八日都在凈賣出”。
本周五,摩根士丹利又在追蹤資金流的主經紀商報告中指出,上周對沖基金出售了更多的美國多倉,并且空倉規模增加,凈杠桿率下降3個百分點降至45%。該行認為,這是純粹的防守,是一些個股、大部分屬于科技、媒體通信類股持續拋售的結合。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文章就提到,華爾街對于“熊市陷阱”的警告聲日漸響亮,從美國銀行到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們都在敦促投資者不要追逐收益,他們提到了從國債收益率曲線反轉到估值過高和潛在的令人失望的收益等各種情況。高盛追蹤的動向顯示,在3月的前21個交易日里,投資者有15個交易日在解除他們的風險押注——削減多頭,回補空頭。
本周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又提到,多家華爾街機構都不看好最近的美股反彈。美國銀行認為,市場正處于空頭回補的后期階段,因為最被高度做空的股票的隱含波動飆升已經開始消退。摩根士丹利認為,美股熊市的反彈已經結束,短期內對債券的投資比股票更具建設性,因為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是目前的中心,建議投資者尋求債券的庇護。
而對押注美股的機構來說,本周最打擊人的消息應該就是曾在2020年因斥數十億美元投資美國藍籌科技股而名聲大噪 “納斯達克鯨”黯淡收場。
本周媒體稱,軟銀在疫情期間悄然成立的內部對沖基金SB北極星部門即將“壽終正寢” ,熟悉其交易活動的人稱,該部門持倉全部清算后,總損失金額可能攀升至60億美元,甚至接近70億美元。
軟銀今年2月披露,SB北極星投資部門在成立后的一年多里損失了46億美元,主要由于“災難性的衍生品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