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今年一季度,高盛的通脹掛鉤債券及衍生品交易不少來自基于歐元的交易。去年全年,高盛就利用通脹交易斬獲約4.5億美元,是此前年份的兩倍。
今年歐美通脹率頻頻爆表,俄烏沖突更是讓高通脹形勢雪上加霜,而高盛可能趁著這個機會賺了幾億美元。
美東時間4月8日周五,媒體援引知情者消息稱,今年一季度,高盛通過交易和通脹掛鉤的債券以及衍生品賺取了約3億美元,其中不少來自基于歐元的交易。
高盛駐倫敦的發言人拒絕對上述消息置評。不過,去年至今后疫情時期的CPI通脹爆棚已經讓全球的交易者將通脹視為掘金利器。今年2月就有媒體稱,利用通脹相關交易,高盛去年全年將約4.5億美元收入囊中,是此前年份的兩倍。當時媒體提到,高盛駐倫敦的通脹交易負責人Nikhil Choraria功不可沒。
媒體稱,在Choraria看來,地緣政治局勢動蕩意味著更大的利潤,他就是因為預測到歐洲價格上漲而賺翻了。消息人士本周五透露,Choraria專注于掛鉤短期或者“前端”通脹的衍生品。
為資管機構Allianz Global Investors管理約80億美元資產的固收投資組合經理Michael Riddell評價,今年一季度,前端通脹市場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而波動增加,這種不確定性可以給交易者帶來暴利,銀行交易室利用波動極大的事件牟利并不罕見,但有少數人也可能因為押錯注虧損。
媒體指出,面對高通脹,投資者爭相為保護自己的持倉采取行動,押注短期收益。通脹封頂期權這類對通脹突破2%提供保護的期權——所謂通脹保險的成本已經升至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TradeWeb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的通脹相關歐元債券平均每日交易量12億歐元,歐元零息通脹互換的日均交易量5.965億歐元,合計約18億歐元,而去年全年這兩類資產的交易量也不過合計14億歐元,2019年和2020年甚至分別只有約7.08億歐元和9.33億歐元。
而從目前的歐洲通脹形勢看,通脹交易只會更加火爆。
本月初公布的3月歐元區CPI同比增長7.5%,增速連續第五個月創歷史新高,遠高于經濟學家預期增速中位值6.5%和2月增速5.8%,凸顯了俄烏危機助長能源成本帶來的通脹壓力。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后指出,能源上漲充分體現出,歐元區在能源價格上缺乏緩沖的空間。CPI分項數據顯示,3月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4.7%,遠超2月同比增速32%,3月能源的環比漲幅更是擴大至驚人的12.5%,2月漲幅只有3.3%。即使考慮到能源價格企穩和季節性回落,今年整個歐元區的高通脹也將至少持續到7月。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