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聯儲經濟學家Alan Blinder表示,在過去11個緊縮時期中,美聯儲只有一次實現了「完美軟著陸」,即上世紀90年代初。在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的加息周期中,經濟實現了「溫和」著陸。
不斷攀升的通脹疊加美聯儲激進的貨幣政策緊縮周期,即使是在最好的時候也足以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再加上地緣因素,使得經濟下行風險激增。雖然美聯儲的目標是要實現經濟軟著陸,但歷史表明,在加息時避免衰退方面,美聯儲的記錄不盡如人意。
的確,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讓美聯儲在應對油價沖擊、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和美債收益率曲線趨平時處于有利位置。消費者手頭寬裕,企業在招聘。一些經濟學家和美聯儲官員認為,這足以使經濟承受一系列加息。然而,俄烏沖突造成的影響增添了新的變數。
據Barron"s報道,許多預測者認為,未來12至18個月內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約為三分之一,自2月下旬俄烏局勢升級以來升高近一倍。
RSM首席經濟學家Joe Brusuelas表示,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人們剛剛開始討論美聯儲政策正?;?,「那時我完全相信經濟可以消化美聯儲計劃做的事情」。他補充說,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我不確定的是外部沖擊,這與經濟或金融基本面沒有多大關系,而與地緣政治有關」。
關于現在是否該為經濟衰退做準備的辯論的核心在于美聯儲,及其對于今年將至少再加息六次以遏制通脹的暗示。此外,有的美聯儲官員近期釋放可能以更快速度加息的信號。從歷史上看,大幅加息周期往往是經濟下滑的催化劑。
前美聯儲經濟學家、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Alan Blinder表示,在過去11個緊縮時期中,美聯儲只有一次實現了「完美軟著陸」,即上世紀90年代初。在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的加息周期中,經濟實現了「溫和」著陸。
盡管如此,在11個緊縮周期中有八次出現經濟衰退的記錄仍令人擔憂。一些經濟學家稱,現在風險之所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美聯儲等了太久才對通脹采取行動。
數據顯示,美國CPI通脹率達7.9%,而且預計會進一步上升;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2月同比上漲5.4%,創近40年最大漲幅。這讓美聯儲不得不迅速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局面,但反過來又可能「用力過猛」。
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現為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的Stephen Roach稱:「從歷史上看,這是現行美聯儲政策與其物價穩定目標之間最大的脫節。」
俄烏沖突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這場沖突可能會使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在未來幾個月保持高位,進而削弱全球需求。與此同時,揮之不去的供應鏈問題也可能使物價繼續上漲。
雖然對俄制裁對美國的影響或小于歐洲,但摩根士丹利資深美國經濟學家Robert Rosener表示,如果全球金融市場承受的壓力加劇,經濟狀況顯著惡化,美國經濟很難完全免疫。大摩最近將其對2022年的GDP增速預期從年初時的4.6%下調至4%,以反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金融條件收緊。
一些經濟學家希望,即使不能完全避免衰退,美國經濟的潛在實力也足以讓任何衰退保持相對較淺、較短。Brusuelas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約為20%,他預計任何的經濟下滑都是「普通的」——隨著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引發由家庭驅動的9到12個月經濟收縮。
經濟學家說,緩解這種痛苦的可能是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那些花了一年多時間競相招聘和留住員工的雇主不太可能在經濟溫和放緩或衰退的時候解雇他們。
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表示:「企業知道,他們在穿越商業周期、疫情和任何中斷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將是勞動力和尋找合格的工人,他們不愿意減員?!?/p>
不過,耶魯大學的Roach稱,盡管目前經濟看起來穩定,但世界各地的不確定性程度意味著現狀可能會很快發生變化。「我們需要謹慎行事,以免過度自滿?!?/p>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