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速睇
富途資訊4月1日 | 港股恒指、國指尾盤轉漲,分別收漲0.19%及0.15%,恒生科技指數收跌0.74%,盤中一度跌近4%。
截至收盤,港股今日上漲980只,下跌927只,收平961只。
行情來源:富途牛牛-機會-市場熱點-港股熱點-漲跌分布
板塊方面,煤炭板塊走高,易大宗漲超8%,蒙古能源、兗礦能源漲超6%,中國神華漲超3%。
航運及港口板塊上漲,中遠海控漲近10%,海豐國際漲近6%,太平洋航運漲超5%,東方海外國際漲超4%。
黃金股上漲,紫金礦業漲超3%,招金礦業、山東黃金漲超2%。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網易、騰訊尾盤轉漲1.95%及1.23%,百度、阿里巴巴、京東、快手、小米等多數收跌。
醫藥股下跌,中國生物制藥跌近8%,先聲藥業跌超4%,綠葉制藥跌超3%,石藥集團跌超2%。
個股方面,$中遠海控(01919.HK)$收漲近10%。摩根大通發表報告,在中遠海控公布去年業績后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公司預計今年供需的前景正面,預計全球集裝箱航運付運量同比增長5.4%,并估計相關供應鏈干擾至少會持續至今年下半年,并預計今年即期運價維持高位。
$萬科企業(02202.HK)$午后拉升,收漲近7%,子公司萬物云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擬在主板市場上市。
$兗礦能源(01171.HK)$漲超6%。公司獲瑞信上調今明兩年盈利預測,目標價由9.5港元升至17.9港元,評級維持「跑輸大市」。
$周黑鴨(01458.HK)$漲超4%,公司年度總收益為28.70億元,同比增長31.6%;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增長126.4%,特許門店增至1535家
$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跌近8%。公司昨天公布,去年純利按年升近4.3倍至164.1億元(超過盈喜時預測逾140億元),每股盈利約77.83分人民幣,末期股息按年倍增至4港仙。期內,總收入按年增加13.6%至268.6億元人民幣。至于去年基本盈利按年增長26.6%至29.3億元人民幣。此外,公司擬于未來一年斥最多10億元回購股份。
今日港股成交額TOP20
消息面
教育部: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招生片區范圍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科學合理劃定片區,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招生片區范圍。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鼓勵逐步實行單校劃片,合理穩定就學預期。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積極穩妥推進多校劃片,并將熱點學校分散劃入相應片區,推進片區間優質教育資源大體均衡。
三部門明確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有關要求
財政部 、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公告。公告指出,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2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第六屆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表示,工信部將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完善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和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全產業鏈創新。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引導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等企業成長壯大。
機構觀點
瑞信:上調中國中藥目標價至4.8港元,評級升至跑贏大市
瑞信發表報告表示,中國中藥去年全年收入及純利均高于該行預期9%及5%。管理層認為,最近發布中藥政策有助加速中醫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令龍頭受益。該行將中國中藥2022年及2023年每股盈測提高1.2%及3.8%,目標價由4.2港元上調至4.8港元,看好其增長前景,評級由「中性」調高至「跑贏大市」。
瑞信:上調兗礦能源今明兩年盈利預測 目標價升至17.9港元
瑞信發表報告指,兗礦能源去年盈利為169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68%,增長主要由于煤價及煤化工產品價格上升。另外,集團宣派現金股息1.6元人民幣及特別息0.4元人民幣,意味派息比率為58%。瑞信上調兗礦能源股份目標價,由9.5港元升至17.9港元,評級維持「跑輸大市」,并調升集團今明兩年盈利預測分別45.7%及27.6%,以反映國內及海運煤價的假設提升。
里昂:重申中石油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升至4.6港元
里昂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石油去年純利按年增長近4倍,主要由于油汽價格大幅上漲。公司于電話會議中提及戰略重點在于內地能源安全及中長期的碳中和目標。該行指出,中國正在進行天然氣改革,其中包括天然氣定價機制轉型至市場驅動機制,相信仍是股價主要催化劑。該行將中石油的目標價由4.2港元升至4.6港元,重申「跑贏大市」評級。
摩通:維持中石油增持評級 目標價升至5.3港元
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預計2022年平均售價將進一步上漲約8%,同時中石油管理層亦透露,考慮到國內天然氣生產成本遠低于每立方米1.5元人民幣,多出來的經營現金流將用于國內天然氣開發,即代表2023年后國內生產可能會加速。
自4月30日起中國對舊液化天然氣合同推出70%的增值稅退稅政策,中石油管理層估計將為2021年帶來50億元人民幣的積極影響。該行將中石油2022至2023年每股盈利預測上調2%及13%,以反映天然氣和勘探與生產部門的盈利前景改善,目標價由5.15港元提升至5.3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野村:降中生制藥目標價至8.53港元,去年收入遜預期
野村發研報指,中國生物制藥去年經常性凈利潤按年增長約27%,收入按年增長13.6%至269億元人民幣,低于預期,凈利潤按年大升282%至166億元人民幣,雖然低于該行預期,但高于市場預期,該行將其目標價由9.38港元下調至8.5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強調公司仍然是在制藥股方面的首選股份。該行看好公司的豐富而全面藥物管線組合,領先的商業化能力,以及充足的現金用于業務發展戰略。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