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持續、高通脹預期和利率上升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復蘇壓力極大,但美銀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的團隊仍然看好金融板塊,他們建議2022年除了能源和醫療保健行業之外同時增持金融板塊。
Subramanian早在去年11月就建議增持能源,可以看到的是,今年以來,能源設備和服務以及石油、天然氣和消耗燃料成為了標準普爾綜合1500指數中排名前兩位的行業——今年分別上漲了 56%和42%。
相比之下,金融和醫療保健表現不佳。例如,多元化金融服務板塊今年迄今的回報率為19.7%。與此同時,醫療保健是上周唯一下跌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板塊,而所有其他板塊均錄得上漲。
盡管經濟形勢不佳,但金融股基本面堅實
美銀策略師Subramanian此前在研報中寫道,看好金融股的關鍵在于該行業的堅實的基本面。專注于美國本土市場,金融板塊不僅能提供通脹保值的收益率,而且杠桿率和盈利波動率也處于歷史低位。
她指出,盡管該行業在2021年表現強勁,但自2018年9月以來,主動型基金經理一直在減持金融類股,到2020年底將其敞口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流入資金不足,意味著這一行業或許存在投資空間,但目前美債收益率的倒掛也可能成為金融股上漲的阻礙,因為收益率倒掛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來臨的信號。
上周美債收益率曲線的3-10年期部分出現倒掛,而本周一收益率曲線的5-30年期部分出現倒掛,為2006年以來首次。
但Subramanian和她的團隊認為,收益率曲線倒掛并不總是意味著金融股出現了麻煩:
傳統觀點認為,金融股受益于收益率曲線趨陡,因收益率曲線趨平而受損,但這種觀點似乎不再適用:在收益率曲線倒掛前后的市場拋售中,金融股有40%的時間跑贏,而在整個倒掛期間有50%的時間跑贏。
對利率敏感的銀行股最有可能跑贏大盤
金融類股歷來受益于利率上升,因為隨著利率上升,它們的利潤率往往會擴大。然而,不斷上升的利率并沒有將所有金融股推高到同樣的高度。
細分板塊來看,如下圖所示,在通脹居高不下、增長放緩的滯脹體制下,多元化金融和銀行的歷史表現優于其他金融行業,保險、消費金融和資本市場則表現不佳。
1972年至今金融類細分板塊在滯脹期間的表現,圖源:美國銀行
美銀分析師Ebrahim H. Poonawala在3月17日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利率上升和滯脹壓力下,有7只銀行股最有可能表現出色,給予買入評級。(數據截至3月29日收盤)
1、$Citizens Financial(CFG.US)$
美銀目標價:70美元
股息率:3.31%
2、$華美銀行(EWBC.US)$
美銀目標價:118美元
股息率:1.98%
3、$美國制商銀行(MTB.US)$
美銀目標價:200美元
股息率:2.71%
4、$Signature Bank(SBNY.US)$
美銀目標價:450美元
股息率:0.74%
5、$硅谷銀行(SIVB.US)$
美銀目標價:850美元
股息率:0%
6、$西諾烏斯金融(SNV.US)$
美銀目標價:64美元
股息率:2.69%
7、$富國銀行(WFC.US)$
美銀目標價:70美元
股息率:1.95%
牛友們認為美股本土銀行股還有機會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您的精彩觀點~
編輯/V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