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亞變體BA.2「來勢洶洶」,目前已成為美國新冠的主導菌株,CDC預計已造成美國截止3月26日的一周內所有新感染病例的54.9%。美國東北部仍然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包括紐約和新澤西在內的地區中,BA.2病例已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
不久前,歐洲新冠感染人數再創高峰,德國此前新增病例數激增至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在20萬-30萬之間,歐洲大陸多國都在上演相似的一幕。
高度傳播性的奧密克戎變種也已“走出歐洲”,防疫措施逐漸放松的美國疫情再次抬頭,也是意料中之事。
美東時間3月29日周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最新數據顯示,高度傳染性的奧密克戎亞變體BA.2現在是美國新冠的主導菌株,估計造成截止3月26日的一周內所有新感染病例的54.9%。
目前美國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仍然是東北部,包括紐約和新澤西在內的地區中,BA.2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南部和西部山區的病例是美國最少的,在這些地區,BA.2引起的感染略多于1/3。
世衛組織指出,雖然奧密克戎有許多變種病毒,但是在過去30天BA.2已經成為主要類型。在提交給公共病毒跟蹤數據庫GISAID的病毒序列中,有85.96%是BA.2變體。與其他病毒變體相比,BA.2病例人數所占比例自2021年底以來穩步上升,到2022年第7周之后成為主要的病毒變體形式。
華爾街見聞引援外媒消息稱,流行病學家和醫學專家表示,具有高度傳播性的奧密克戎變種BA.2的出現,以及旨在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的防疫措施的放寬(如佩戴口罩),是歐洲大陸引發問題的根源。同樣的,由于美國也已經放松了大多數管控措施,新變體“趁虛而入”的數據已初步顯現:上周美國疾控中心預計BA.2病例已經占到美國總病例數的35%,而最新數據已躍升至55%。
美國近期的疫情數據顯示了一定的積極跡象,比如接近歷史低點的住院病人數量——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在全國范圍內,新報告病例的七天平均數在30,000左右徘徊了大約兩周,而這超過了去年6月達到的歷史最低點,即激增后的12,000人以下。
然而,病例數據已經變得不那么可靠,因為更多的人選擇在家里自檢,這些病例并未統計在各種的總體數據之中。按照CDC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在冬季奧密克戎浪潮中,有類似新冠癥狀的接受調查的成年人稱其使用過自測的比例達到了20%,而在早期的Delta浪潮中,這一比例約為6%。
密歇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Aubree Gordon表示:
預測是困難的,但我預計美國至少在某些地方會有一個激增。
與奧密克戎家族的其他變體一樣,疫苗對BA.2的效果不如以前的變體(如Alpha或病毒的原始毒株)一樣有效,而且保護作用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但根據英國衛生安全局的數據,通過加強注射可以恢復保護效力,特別是在防止住院和降低死亡率方面。
周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對50歲及以上人群使用第二劑莫德納和輝瑞新冠疫苗加強針,也就是第四劑疫苗。雖然第四劑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爭議,但此舉或將保護相對脆弱的人免受BA.2的侵害。
編輯/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