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原材料價格爆漲是行業需要克服的挑戰,建議全面梳理碳酸鋰資源布局和產能,增加國內開采量和國外的進口量,維護市場的供需,穩定價格預期。
3月2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稱,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石,成本是必須要面對的一項重要指標,當續航里程邁過一定門檻后,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性在降低,最重要的指標可能會變成安全、成本和循環壽命。王傳福同時提出,磷酸鐵鋰電池不含稀有金屬,更加匹配社會資源承受度,應堅持將其作為正確的發展道路。
他預計,今年3月份前半個月新能源滲透率已超過28%,估計全月滲透率也將超過28%。我國新能源滲透率從去年1月的6%到12月高達22%,平均每個月提升1.3個百分點。按照去年行業變革速度來看,預計今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35%。
他還提到,如果說10年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要靠政策驅動,三五年前行業發展是政策加市場的雙輪驅動,當前市場驅動占了70%,政策驅動也就30%。去年新能源車的增長和3年前不一樣,當時網約車、出租車占比很大,但去年私家車占比高達88%,是老百姓用實際行動來支持購買新能源車。
王傳福認為,電池原材料價格爆漲是行業需要克服的挑戰,其建議全面梳理碳酸鋰資源布局和產能,增加國內開采量和國外的進口量,維護市場的供需,穩定價格預期,促進行業健康安全發展。
關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動力電池原材料大幅漲價問題需要高度關注,認真研究解決。辛國斌提到,將適度加快國內資源開發進度,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投機炒作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強化協作,共贏發展,推動關鍵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則稱,將加強鋰、鈷、鎳等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抓好保供穩價,加快構建開發采購并舉,國內國際互濟的多元化資源保供體系。林念修稱,要鞏固鋰離子電池技術和產業優勢,加快發展鈉離子、無鈷、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促進電池技術和材料多元化,建設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有效緩解稀有金屬、稀缺金屬資源供給矛盾。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鋰資源供需平衡2-3年后可能恢復正常,但考慮到全球貿易環境惡化,還有俄烏戰爭帶來的鎳價炒作,為應對供應安全,政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打擊囤積居奇,抑制短期大幅波動,否則將會對電動汽車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編輯/Je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