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無處存放」的原油庫存曾引發負油價,兩年后「無油交割」的原油庫存會引領油價上漲至「任何位置」?
兩年前的負油價至今讓市場記憶猶新,而現在華爾街機構再度發出警告,當年事件的「鏡像版」或將重演。
當年曾經由于需求驟降、供給過剩、庫存突破上限、多頭強制平倉所引發的負油價,現在可能會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隨著原油需求上漲、供給不足、庫存低至歷史低位、空頭強制平倉,油價有可能會上漲至「任何位置」?甚至引發油價「歷史性逼空」?
美國銀行對此警告稱:
市場格局已經逆轉。
所以現在壓力從多頭來到了空頭。
現貨溢價飆升 庫存趨近「罐底」
在過去短短的一個月內,空頭賣出了10億桶原油期貨,創下了歷史高位并持續占領市場高地。
但是美國銀行大宗商品團隊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表示,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和2020年4月20日WTI合約價格跌至每桶負40美元時完全相反的「鏡像」情況,當下的庫存狀況就是論據。
目前WTI原油期貨價差已經飆升至10年高點(WTI原油1個月到期期貨價格與3個月到期期貨價格之差達到每桶11.7美元)。團隊預計,此后現貨溢價或將繼續維持在高位,不利于石油庫存的增加。
由此也能反映出,為何重要的原油庫存—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WTI庫存,從年初至今能消耗1300萬桶。截止上周,庫欣原油庫存已經觸及2400萬桶,創下頁巖油時代以來的最低季節性水平。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庫存水平可能已經接近最低水平,也就是「罐底」。
美銀對此表示,從目前的現貨溢價水平來看,這些低位庫存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還被用于維持管道運輸,所以它們可能不能用來交割WTI原油期貨合約。
而且現在更糟糕的是,隨著庫存接近最低水平,幾乎所有價格信號都在阻止原油流向庫欣地區,可能會讓疲軟的供應更加雪上加霜。
最近WTI原油-布倫特原油價差一度觸及-9.20美元/桶的多年低點,目前交易價格接近-5美元/桶,這或將導致在未來幾周WTI原油出口量繼續攀升,甚至「可能到達創紀錄高位」。
從歷史數據來看,庫欣地區的庫存表現會比WTI原油期貨價差滯后兩個月。雖然在庫存處于正常水平時,兩者是呈現線性關系。但是從理論上來講,期貨價差應該會加速增加(現貨溢價增加),同時隨著庫存接近「罐底」,其水平也會以拋物線的形式下降。
「無油交割」或將引領油價上漲至「任何位置」?
上述所有的現象都指向同一種可能,那就是「近月WTI期貨合約有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出現‘融漲’(melt-up)」,也就是可能會出現與2020年負油價完全相反的「鏡像」情況。
2020年初,國際油價一直在50-60美元區間運行。然而隨著疫情爆發,全球原油需求遭受嚴重沖擊,全球庫存爆滿,油價開始下挫,隨后原油運輸成本及存儲成本開始超過石油的實物價值。
此外,當時WTI近月合約即將到期也對油價造成影響,2020年五月合約是在4月21日交易時段結束時到期。IHS Markit的能源市場分析師Marshall Steeves曾表示:「(4月20日)是到期合約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因此未平倉合約數量和成交量都出現下降,導致流動性也降低。
這就導致在臨近交割日之時,多頭合約持有人面臨原油「無處存放」的窘境,甚至愿意以負油價來強制平倉,導致油價有史以來第一次跌至負值區間。在美國時間2020年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跌出史上第一個負數結算價-37.63美元。
而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完全相反的一幕可能會上演。
隨著交割日的臨近,由于原油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所以「無油交割」的情況或將致使空頭合約持有人爭相買入以求按期平倉,但是這可能會致使油價到達「任何位置」,甚至出現「歷史性逼空」。
美銀對此認為「隨著WTI合約每月到期,空頭擠壓的風險增加」。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