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e
編輯/Viola
今日港股跌幅擴大,恒指跌5.72%再刷新六年新低;國指跌6.58%;恒生科技指數收跌8.1%。
昨日美股也無法獨善其身:納斯達克100兩年來首入熊市,納指跌超2%創15個月新低,標普能源板塊跌近3%,特斯拉跌超3%領跌藍籌科技股,奈飛回吐疫情期間所有漲幅,中概股指HXC(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近12%。
市場是無情的,也是冰冷的,投資者在這冰冷的世界中默默耕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么聰明的投資者又會如何在冰冷的資本市場中熱烈的活著?
大師們如何應對大跌
最好的學習對象,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存活許久的大師們,他們相對市場的韌性更強。
在股神巴菲特看來,投資者在面對股市劇烈波動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保持冷靜,并堅守長期持有的投資原則。
已經90歲的巴菲特經歷了風風雨雨,他曾在2016年的一次采訪中告誡投資者:「當股市走跌時,不要密切關注股市表現。如果一個投資者遇到股市下跌就憂心忡忡,然后想著等股市回升時就拋掉手中的股票,那么這種投資者最終不會獲得理想的回報。」
大師巴菲特反復把玩的老話:看準了,就要拿得住。
不過諷刺的是,他的老師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卻在1929-1932年的融危機中虧損高達78%,這場超級大熊市幾乎讓他傾家蕩產。在經歷過這些風雨后,格雷厄姆后來重新東山再起,寫出投資圣經《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
大師格雷厄姆用自己的血淚經驗,總結出一個永恒的價值投資基本原則:安全邊際。
除了價值投資派,大類資產配置型投資的投資大師、管理規模高達1500億美元的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告訴我們:「投資者在面對股市下跌時不必驚慌,應該保持冷靜。投資者在市場出現下跌時總是容易做出拋售的決定,但屈從恐懼并不是個明智的策略,因為這樣做并不會取得成功。相反,在市場走跌時,投資者需要進行反向操作,即當你不再感到恐懼時,你可能需要賣出;當你感到恐懼時,你也許需要買進。」
大師達里奧用更宏觀的視角告訴我們:當市場恐慌時,我們一定要冷靜。
我們該何去何從
大師們也許有著無窮無盡的「彈藥(資金)」可以不斷補倉,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市場多次告訴我們:明智的人在經歷各種沉浮時都始終盯穩健的基本面;而輕浮的人跟著感覺走,做出情緒化的反應,對于熱門的東西一擁而上,不熱的時候又馬上放棄。
那么,當審視基本面沒有惡化時:
第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賤價拋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絕望地賣出股票,那么你的賣出價格往往會非常之低。1987年10月的行情讓人感到驚恐不安,但沒必要在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拋出。當年11月份股市開始穩步上揚。到1988年6月,市場已經反彈了400多點,也就是說漲幅超過了23%。
第二,對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堅定的勇氣。
第三,要敢于低價買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賺大錢的最好機會:巨大的財富往往就是在這種股市大跌中才有機會賺到。暴跌是賺大錢的好機會。
在當前負利率的時代里,放水無下限,可預期未來是長期的低利率乃至負利率的時代,這將會是低利率,高波動率的時代,而我們雖然不知道人類會走向何處,但相信人類還是永遠向前的,投資權益類就是相信人類會向前,長期來說趨勢依然沒有變化,「好的行業模式、好的管理團隊」是有定價權,能地域貨幣影響的,如果一旦加了杠桿,再好的資產,也會因為市場的短期崩潰而打穿自己的持倉,從而讓自己灰飛煙滅。
要死也死在慢慢抄底「好公司、好價格」上,但千萬別上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