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智謀
1月以來,美國股市已蒸發了多達7萬億美元。在這一段「跌跌不休」的修正期內,散戶正在期權市場「尋求保護」,而富豪們卻在進行「逆勢布局」。那么,究竟是富豪還是散戶能更勝一籌呢?
年初至今,美國股市已蒸發了多達7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從4800點以上的高位下跌至4300點上方,回撤幅度接近10%;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更是跌處熊市邊緣。
在這一段“跌跌不休”的修正期內,富豪們卻在進行“逆勢布局”。數據顯示,美國銀行的超高凈值客戶“抄底”資金的規模卻達到了歷史最高(標普500回撤10%修正期)。
上周也不例外。受俄烏地緣沖突加劇刺激,美股上周一度狂瀉。不過,到2月25日收盤時,標普50指數反而上漲了0.8%。美股的“過山車”行情中,美銀的量化分析師 Jill Carey Hall 也觀測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客戶們“都是買家”,機構客戶、對沖基金、超高凈值客戶這三大主要客戶群仍在狂買。
Jill Carey Hall 統計發現,該行客戶上周總計買入了46億美元;此前一周,資金的凈流入為負。同時,大客戶在買進大盤股(三周首次),拋售小盤股(九周首次)。
那么,是時候“搭個便車”嗎?
美股市場情緒低落,還會進一步下行嗎?
目前,美股市場情緒低落的證據不難搜尋。舉例來說,高盛集團追蹤的一攬子對沖基金已將其股票敞口降至202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在美國主動投資經理人協會的調查中,股票敞口指數也在本周跌至近兩年低位。
那么,美股市場正在“筑底”還是將進一步下行?
從市場情緒出發,有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投資咨詢機構 Investors Intelligence 在最新發布的美國顧問情緒報告(US Advisors" Sentiment Report)中提及,看漲的比率下降到了29.9%,而看跌的比率上升至34.5%。2020年4月以來,“熊牛比”首次跌破1。自2010年以來,類似的讀數已經發生了六次,同時所有讀數都發生在市場拋售的底部附近。
投資機構 Strategas Securities 的技術分析主管 Chris Verrone 指出:
從歷史上看,我們處在可交易的低點區域。同時,遠期將有超額回報率。
Yardeni Research 的總裁 Ed Yardeni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極度看跌的情緒往往非常看漲。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讀數不排除標準普爾500指數近期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但是它們確實表明,現在逢低買入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有意義的。
不過,市場也有分析指出,若美國經濟表現不佳,那空頭可能仍將活躍,美股市場復蘇可能還遙遙無期。
市場像極了2008年1月?期權市場些暗示
從期權市場上看,市場情緒可能還未觸底。
Strategas Securities 的技術分析主管 Chris Verrone 指出,目前來看,投資者似乎還并不急于購入期權來對沖風險。上周,當標普500指數跌入年內地位時,Cboe 看跌/看漲比率(Cboe put-call ratio)保持在低位。3月3日最新數據顯示,該比率僅為0.94。
Cboe 看跌/看漲比率為看跌期權(put)和看漲期權(call)之間的比率,大于1則看跌期權占優,小于1看漲期權占優。
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散戶,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散戶與“大客戶”決策背離,散戶正在積極“尋求保護”。
根據行為金融學研究公司 Sundial Capital Research 的數據,上周俄烏沖突加劇期間,交易規模在10份及以下的“散戶”交易者,購買了價值約43億美元的看跌期權和價值45億美元的看漲期權,散戶的 put-call ratio 達到了0.96,沖上了近20年高位。
對此,Sundial Capital Research 的研究主管 Sundial Capital Research 表示:
由于估值處于歷史高位,地緣政治的基調明顯不確定,而美聯儲現在可能成為投資者的"逆風",過去一個月的市場行為有一種2008年1月的感覺。市場環境不健康,投資者處于明顯的避險模式。
(注:2018年1月,美股市場大幅下跌,標普500指數一度回撤10%。隨后,美股市場繼續下挫。)
此外,交易員近期似乎也在“謹慎行事”。摩根士丹利 E*Trade 交易董事總經理 Chris Larkin 稱:
面對動蕩的局勢和俄烏危機,交易員似乎在調整投資組合時謹慎行事,轉向公用事業,同時繼續拋售醫療保健和消費股。
那么,究竟是“逆勢投資”的富豪們更勝一籌,還是“謹慎的”散戶以及交易員們能“小心駛得萬年船”呢?
編輯/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