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烏克蘭沖突加劇,對油價飆升加劇通脹的擔憂充斥市場,降低了債券的吸引力,黃金已取代美國國債,成為避險首選。
上周,布倫特原油自2014年以來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黃金也越來越受歡迎。金價2月上漲約6%,上周曾升至1974.29美元/盎司的高點。而美國主權債券指數下跌1.5%。
這場自二戰以來歐洲最嚴重的地緣政治危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了對通脹加速的擔憂。即使是在避險情緒高漲時往往會走強的日元和瑞士法郎,也因各自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表現不佳。
Global CIO Office首席執行官Gary Dugan表示:
「整個危機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投資者不再購買一些防御股或債券,尤其是在沖突加劇了通脹風險的背景下,現在的重點是購買黃金。」
2月份,黃金的表現優于其他避險資產
日元、瑞郎輸在哪里了?
瑞銀大宗商品和外匯業務執行董事Wayne Gordon表示,金價表現優于日元和瑞郎,其中部分原因是金價沒有受到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他說:
「由于不確定性,美聯儲3月加息的步伐可能有所延緩,雖然可能性較低,但一旦發生,就可能進一步推動黃金走強。」
2月份的美元和瑞郎相對于10國集團同類貨幣表現的指數上漲了不到0.5%,而追蹤日元走勢的指數則下跌了0.3%。
瑞士央行在其最新的政策決定中,將利率維持在歷史低位,并堅持將瑞郎描述為「價值較高」。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曾表示,央行將繼續實施刺激措施,并在必要時進一步無限量購買債券,以將國債收益率維持在目標區間內。而隔夜指數掉期顯示,美聯儲下個月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只有6%,低于1月底時的21%。
對沖風險+通脹保護,黃金魅力無限?
資金流動顯示,全球最大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的持有量周二升至1042.38噸,為202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黃金ETF在截至2月20日當周流入了11億美元,使今年至2月底的購買量達到48億美元,這與去年的情況截然相反。去年,黃金出現了10億美元的凈流出,為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CFRA旗下ETF和共同基金研究主管ToddRosenbluth表示:
「在不確定時期,作為股票的替代品,與黃金掛鉤的ETF非常受歡迎。」
投資管理公司7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Peter Sleep將石油和黃金,以及美國國債和英國國債等高等級債券,視為地緣政治危機時期的「天然對沖」。
不過,有分析師認為,推動黃金購買的不一定只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果的擔憂。Morningstar被動策略資深基金分析師Kenneth Lamont表示:
「我認為黃金上漲不僅是因為人們尋求對沖風險,還因為其提供了額外的好處。黃金歷來能提供某種程度的通脹保護,而如今世界許多地區的通貨膨脹正在急劇上升,能源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一趨勢。」
俄羅斯央行有拋售黃金的風險
在西方國家將一些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銀行信息系統之外,并凍結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儲備后,黃金買盤持續上升。俄羅斯央行此前宣布,將恢復購買黃金。
IG Asia Pte的策略師Yeap Jun Rong說:
"黃金的表現可能會繼續優于其他避險資產,因俄羅斯央行購買黃金的舉措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黃金也顯示出其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特點,這場沖突還沒有看到任何緩和的跡象,進一步升級可能會加劇持續通脹壓力的風險,也會繼續拉高金價。」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當局出手抑制盧布的下跌,俄羅斯央行可能會拋售黃金。因為俄羅斯大部分的外匯儲備可能被凍結,央行可能不得不動用其持有的黃金進行干預。
編輯/Jeff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