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地區是幾種重要的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地區,而黑海則是大宗商品運輸大動脈。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展開,位于亞歐十字路口的大宗商品運輸大動脈——黑海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在歐洲,黑海是重要的運輸大動脈。它把東歐國家和世界市場聯系在一起,北連烏克蘭,東北與俄羅斯交界,東臨格魯吉亞,南與土耳其接壤,西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
幾百年來,黑海對該地區各國而言,一直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作為歐洲重要的能源、鋼鐵和農產品貿易通道,黑海已經成為主要的運輸航線。
而黑海地區是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氣(LPG)、鋼鐵、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在內的幾種主要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地區。其中俄羅斯主要出口煤炭、糧食、鋼鐵產品和化肥,烏克蘭出口糧食、鐵礦石和鋼鐵產品。
俄烏沖突下,如果海上運輸受干擾,繼而可能影響到該地區各種大宗商品的出口和進口。
在一周之前,黑海地區的多種大宗商品出口就已經開始出現大幅下滑。
原油出口LPG出口
目前,黑海至地中海油輪單日費率已暴漲超9萬美元。根據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
TD6黑海至地中海航線油輪費率飆升90752美元,至每天107382美元,創2020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
TD7波羅的海至英國及歐洲大陸航線費率上漲13407美元,至每天135148美元,創2008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高。
蘇伊士型油輪(Suezmax)租賃價格上漲55800美元至每天67027美元,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原油出口及涉及公司,哈薩克斯坦出口商損失最大
黑海地區原油出口主要從俄羅斯、格魯吉亞黑海東海岸的三個石油碼頭出口,分別是俄羅斯新羅西斯克港(Novorossiysk)、里海管道聯合體(CPC)、格魯吉亞蘇普薩(Supsa),三個碼頭每天共處理約180萬桶出口原油。
不過,大部分面臨運輸中斷風險的原油并非來自俄羅斯,而是來自更遠的地區。
哈薩克斯坦的出口商因黑海油輪運輸中斷而遭受的損失最大。其在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國中位居第九。
CPC碼頭位于Novorossiysk碼頭以北,每天處理從哈薩克斯坦通過管道輸送的約130萬桶原油。
其中,雪佛龍、埃克森石油公司分別持有田吉茲(Tengiz)油田50%和25%的權益;
埃克森、殼牌石油、意大利埃尼集團、法國道達爾能源分別持有卡沙甘(Kashagan)油田17%、17%、17%、17%的股份;
雪佛龍、殼牌石油、埃尼集團、俄羅斯盧克石油分別持有哈薩克斯坦阿克賽Karachaganak油田18%、29%、29%、14%的股份。
新羅西斯克石油碼頭每天處理約40萬桶俄羅斯原油,主要出口烏拉爾或西伯利亞輕質原油,其中烏拉爾原油約占總量的四分之三。
位于格魯吉亞南部的蘇普薩(Supsa)是一條從阿塞拜疆輸送原油的管道的終點。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的全年業績,這條管線在2021年運送約3100萬桶原油,相當于每天8.5萬桶,但該項目90%的原油出口都通過管道輸送到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出口碼頭(不經過黑海運輸)。
阿塞拜疆的原油出口,平均每月約150萬桶,大部分在Supsa裝載,其中一小部分被運往烏克蘭。石油在敖德薩或皮夫登尼卸貨,在那里有一條貫穿烏克蘭的管道,與來自俄羅斯的Druzhba管道的南段相連。
原油進口,每天大約有20萬桶石油從東向西穿過黑海
黑海西側的國家依賴海運原油進口,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都通過其黑海沿岸的碼頭進口原油。每天大約有20萬桶石油從東向西穿過黑海,另外還有更多的石油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從地中海進口。
從新羅西斯克港到保加利亞布爾加斯(Burgas)的煉油廠有定期的烏拉爾原油交易,該煉油廠也偶爾會裝載西伯利亞輕質原油和CPC混合原油。
羅馬尼亞源源不斷地進口烏拉爾(Urals)和西伯利亞輕質原油,以及間歇性進口CPC。
農產品出口,本季俄烏兩國還有約1350萬噸小麥和1600萬噸玉米需要運輸
烏克蘭和俄羅斯合計占全球小麥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玉米貿易的近五分之一,葵花籽油的大頭。鄰近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也日益成為重要的農作物運輸國。
然后,這些產品通過卡車、鐵路和駁船運往港口,再運往亞洲、非洲和歐盟。
根據研究機構UkrAgroConsult的數據,烏克蘭西南部的港口敖德薩、皮夫登尼、米科拉伊夫和切爾諾莫斯克處理著該國近80%的糧食出口。
據一個出口聯盟稱,隨著烏克蘭港口關閉和俄羅斯谷物交易暫停,出貨量目前正逐漸陷入停頓。
周四,亞速海的航運暫停,超過150艘船只擱淺。咨詢公司SovEcon估計,這兩個國家本季還有大約1350萬噸小麥和1600萬噸玉米需要運輸。
印尼和突尼斯等買家已經在考慮替代原產地,遠至烏拉圭和印度,以及其他歐洲國家。
鋼鐵產品出口和主要鋼鐵廠,俄鋁在烏克蘭南部海岸經營一家鋁廠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烏克蘭鋼鐵約占歐洲鋼鐵進口量的十分之一,如果鋼廠或出貨量出現任何中斷,將使歐洲大陸本已緊張的市場吃緊,并可能推動鋼鐵價格在去年創下紀錄后保持高位。
烏克蘭主要鋼鐵生產商包括Metinvest BV,該公司在烏克蘭東部的工業中心地帶設有工廠,包括在第聶伯河旁的工廠,以及在馬里烏波爾的兩家大型工廠。
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公司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擁有烏克蘭最大的鋼鐵廠,位于烏克蘭中部城市(Kryvyi Rih)。Ferrexpo是全球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其所有業務都在烏克蘭,位于基輔東南約350公里(約220英里)處。無縫管制造商Interpipe在東部的Dnipro也有一家工廠。
俄羅斯鋁生產商——俄鋁(United Co. Rusal International PJSC)在烏克蘭南部海岸的米科拉伊夫經營著一家鋁廠。據俄鋁網站稱,該工廠于1980年開業,產能為170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5%。
本周二,在香港上市的俄鋁盤中一度暴跌22%,創2018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也是其連續第三日下挫,主因是市場擔憂俄鋁可能會遭到美國制裁。俄鋁是俄羅斯最主要的鋁出口商,2018年俄鋁遭制裁后的影響曾震撼全球,致使鋁價飆漲。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