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今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發布會介紹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時,詳解了下一階段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重要工作。
劉國強稱,2022年,將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落實好支持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的信貸投放,精準發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
劉國強表示,當前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穩」本身就是最大的「進」。在經濟下行壓力根本緩解之前,進要服務于穩,不利于穩的政策不出臺,有利于穩的政策多出臺,做到以進促穩。簡單說,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
怎么發力?從三個方面來說: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二是精準發力,要致廣大而盡精微,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項目,做有效的加法,優化經濟結構;三是靠前發力。
現在雖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時間很短,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我們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場關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關切了,不關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難辦了,所以我們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此外,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強化跨周期調節,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也相應下行,LPR報價行報價時綜合考慮自身資金成本、風險溢價和市場供求等因素,LPR會及時充分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根據國內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同時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