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莫讓“網絡黃牛”擾亂春運購票
春運搶票大戰進入沖刺階段。不同于前幾年用刷票軟件免費刷票的模式,今年各大電商平臺對“有償搶票”服務趨之若鶩。買一張火車票,需支付少則幾十元、高則百余元的服務費。據悉,今年至少58家平臺推出了搶票軟件,有的平臺還推出了“搶票險”。
一些網民認為,互聯網平臺推出的“有償搶票”增加了乘客坐車成本,擾亂正常售票秩序,有倒賣之嫌。也有觀點認為,這不失為一種便利的購票選擇。網民建議,相關部門盡快依據法律法規,對電商平臺“有償搶票”給予明確和規范。同時,應在春運期間盡量多增加車次,緩解“一票難求”的窘境。
加價搶票存倒賣之嫌
面對春運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的局面,互聯網平臺推出的“有償搶票”引起一些網友質疑,他們認為這和“黃牛”買票加價出售,在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網民“錢行”表示,電商平臺的搶票與服務費綁定的商業模式,是把“黃牛生意”從線下做到線上。
網民“苑廣闊”認為,“有償搶票”增加了乘客坐車成本,制造了新的不公平。雖然一些乘客無奈“認了”,但都心有不甘,畢竟要多花不少的搶票錢,若不加遏制,暴利會刺激互聯網平臺向“職業黃牛”的方向大步邁進,倘若此類加價搶票、攫取暴利的代售點不斷出現,勢必導致本來就很緊張的售票環節更加混亂。
不過,也有網民認為,物以稀為貴,盡管加價購票很無奈,但這些平臺客觀上還是幫助部分民眾買到了回家的票。
須維護公平購票秩序
不少網民提出,有關部門應盡快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對電商平臺“有償搶票”給予明確和規范,保證購票者的機會公平。
網民“錢行”建議,鐵路部門應更加關注資源分配機制的公正公平,維護網絡購票的健康環境。“涉事企業或個人如果沒有取得代理資格,使用搶票軟件搶購車票加收搶票費,是一種擾亂正常售票秩序,涉嫌倒賣車票的違法乃至犯罪行為,鐵路公安機關可以依法介入調查處理。”網民“張新年”建議。
網民“斯涵涵”認為,小小的一張車票,寄托著無限的鄉愁,更體現著相關部門服務百姓的責任意識。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此事,適當錯峰放假,同時鐵路部門更應該對春運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通過利用多種平臺售票的方式向民眾售票,并且在春運工作中盡量多增加車次,彰顯出鐵路服務百姓的大責。(記者 明航 整理)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