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公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2016年12月錄得51.9,較11月躍升1個百分點,創下2013年1月以來最高值,顯示年末制造業擴張有所加快。
這一趨勢與統計局PMI有所差異。國家統計局制造業PMI2016年12月下降0.3個百分點至51.4,保持在擴張區間,為2016年內次高。
2016年12月,制造業錄得2014年7月以來的新高,帶動產出指數創下71個月以來的最高增速,支撐PMI上升。許多受訪廠商提到,需求基本面轉強,新客戶增多。內需改善是帶動新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月內新接出口業務量持平。
新業務增加的同時,制造業用工出現收縮,導致積壓工作量連續10個月呈現上升態勢。中國制造業用工規模已連續38個月呈現收縮,年末許多廠商采取了壓縮成本的措施,員工自愿離職后沒有填補空缺,就業指數出現下降。
新業務增加,也導致廠商繼續增加采購,2016年12月采購庫存四個月來首次出現回升,成品庫存也繼續保持增加。
通脹壓力仍然顯著。2016年12月,投入品平均價格創下2011年3月以來最顯著漲幅。產出價格也大幅上升,但升幅較11月創下的69個月最高紀錄輕微放緩。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12月中國經濟繼續好轉,大部分分項指數似乎展示出了一片樂觀景象,不過補庫存和物價上漲的可持續性存疑,經濟的切實企穩還需進一步觀察。
【延伸閱讀】
PMI以全年次高點收官 釋放經濟趨穩信號
2016年最后一個月,經濟先行指標制造業PMI雖略有回落,但仍以全年次高點收官,與此同時,非制造業PMI也保持擴張勢頭,顯示經濟增長趨勢態勢明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4%,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但這一數據仍為年內次高點,高于全年水平1.1個百分點,且連續5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
“經過連續3個月上升后,12月份PMI指數小幅下降,繼續保持在榮枯線以上,經濟增長趨穩態勢較為明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他分析稱,新訂單指數保持平穩,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下降,購進價格指數提高,表明市場需求對生產的拉動力度不減。綜合研判,未來經濟增長走勢平穩。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陳中濤也認為,指數回落主要受年底企業生產活動有所回落影響,但需求端基本保持平穩,經濟整體趨穩向好基本態勢沒有改變。
從2016年全年來看,PMI指數穩步小幅回升,一季度略低于50%,二、三季度回升至50%以上,四季度回升加快,回升到51%以上,全年平均水平50.3%,高于2015年0.4個百分點。
陳中濤分析,PMI穩步小幅回升顯示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增多,企穩態勢逐漸鞏固,向好發展態勢更為明顯,預計去年全年經濟增長6.7%左右,年初預定目標基本實現。
與制造業PMI類似,去年12月非制造業PMI環比亦小幅回落,至54.5%。這一水平仍是年內次高點,且高于全年水平0.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擴張態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對此表示,去年12月份,非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穩定在54%以上,非制造業經濟穩健向好的運行態勢未變。建筑業新訂單指數創出年內新高,預示投資需求將繼續釋放,經濟增長的基礎進一步鞏固。
盡管經濟下行壓力趨向減緩,但經濟企穩的基礎仍不牢固。從PMI數據中可以看出經濟運行中存在諸多困難。
比如,從12月制造業PMI分項指數來看,大型企業PMI運行平穩,但中型企業PMI和小型企業PMI持續低于榮枯線,顯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反映資金緊張的小型企業比例接近六成,為去年的高位,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困擾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困難之一。
此外,數據還反映了通脹壓力在攀升。趙慶河說,去年12月制造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6個月上升,至69.6%的近年來高點;同時,反映運輸成本上漲的企業比重連續5個月上升,企業經營成本壓力不斷加大,利潤空間受到一定擠壓。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過快的價格上漲可能會影響去產能的進程,工業領域價格上升最終會傳導至消費端,價格上漲預期會引起過度投機行為,因此應加以關注。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2016年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
2017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對此,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進行了解讀。
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保持擴張
12月份,制造業PMI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但仍為年內次高點,高于全年水平1.1個百分點,且連續5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主要呈現出五方面特點。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供需關系進一步改善。生產指數為53.3%,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是PMI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仍為年內次高點;新訂單指數為53.2%,與上月持平,連續兩個月位于年內高點,與生產指數的差值降至三年來低點,表明產需平衡較為穩定。二是新動能拉動制造業增長的作用增強。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3.8%和52.0%,持續高于制造業總體水平,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PMI創今年新高。三是部分消費品制造業增長較快。隨著元旦和春節假日的臨近,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品業、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行業實現快速擴張,PMI均在53.0%及以上。四是進出口保持小幅擴張。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50.1%和50.3%,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五是受霧霾天氣影響,部分地區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部分企業減產限產。高耗能制造業PMI為49.8%,重回收縮區間。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為46.3%,比上月下降3.5個百分點,回落幅度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部分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價格和物流成本持續上漲,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影響。本月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9.6%,連續6個月上升,攀升至近年來的高點。同時,反映運輸成本上漲的企業比重連續5個月上升,企業經營成本壓力不斷加大,利潤空間受到一定擠壓。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3.2%,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是制造業平穩運行的主要支撐;中型企業PMI為49.6%,低于上月0.5個百分點,落至臨界點以下;小型企業PMI為47.2%,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繼續位于收縮區間。調查結果顯示,反映資金緊張的小型企業比例接近六成,為今年以來的高位,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困擾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困難之一。
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呈擴張態勢
12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5%,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為年內次高點,且高于全年水平0.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擴張態勢。
服務業延續較好增長勢頭,但擴張有所放緩。商務活動指數為53.2%,雖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全年水平0.5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租賃及商務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業務總量實現較快增長。道路運輸、水上運輸、餐飲、資本市場服務、房地產、居民服務及修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低于臨界點,業務總量有所減少。特別是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在收縮區間繼續下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效果有所顯現。此外,服務業投入品價格和銷售價格指數為54.9%和51.4%,分別比上月上升2.4和0.3個百分點,兩者差值有所擴大,部分企業利潤有所減少。
建筑業繼續保持快速擴張。商務活動指數為61.9%,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高于全年水平2.1個百分點。從市場需求看,新訂單指數為59.2%,高于上月4.1個百分點,為年內高點,建筑業繼續保持較強擴張動力。
【名詞解析】
榮枯線:即采購經理指數(PMI)和企業家信心指數的臨界值,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的景氣狀況、發展變化趨勢和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的看法與信心。PMI數值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而企業家信心指數以100作為榮枯線。
主要作用:
采購經理指數:當采購經理指數高于榮枯線時,說明經濟在發展。反之,則說明經濟在衰退。
企業家信心指數:指數高于榮枯線,反映景氣狀況趨于上升或改善;低于榮枯線,則反映景氣狀況趨于下降或衰退正好處于榮枯線,反映景氣狀況變化不大。
分析解讀>>>
九州證券鄧海清:PMI高位震蕩 股債繼續“蹺蹺板”走勢
12月PMI點評與經濟數據預測:PMI回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