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證券:這輪國企改革最終目的是做大做強做優國企,主業做優的國企值得投資。展望2017年,2017年國企改革三大方向:一是繼續“清理退出一批”:清理僵尸企業、關閉8000戶法人單位,2016-2017年煤炭鋼鐵央企去產能10%;二是更多“重組整合一批”,加快集團兼并(預計減至90家左右),剩余10%央企公司制改制,混改加速;三是加快“創新發展一批”,加大投入軍工、重大基礎設施、重要資源、公共服務。2016年國改樣本顯示,二級市場重組最多,且對股價影響最大,地方國企改革熱情更大。地域上,廣東資本運作最多,上海重組最多。行業上,化工重組最多,房地產轉型最多。投資國企改革有四個規律:一是重點關注有重組預期的個股;二是員工持股試點股票預計表現較好;三是股權激勵公布時有交易性機會;四是復牌的國企不必急于買,超跌后中長期仍有投資價值。
華泰證券:混改相關公告對股價刺激顯著,個股行情往往演繹三浪。首次釋放混改預期激發第一浪、階段性回調為第二浪、確鑿方案公告會激發更強烈的第三浪。預計2017年春季,第一批試點方案陸續發布落地,第二、三批試點名單發布持續加熱,油氣、電力等壟斷領域率先破局,高密度、多層次政策將催化混改行情。政策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成政策先發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指向十分明確。同時,明確將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混改在國企改革政策路徑中的先發位置被肯定。因此,可以預期更多的混改配套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等頂層支持將出臺。實施層面,壟斷央企響應迅速,后續方案可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12月21日,中石油意外發布混改方案。而第一批試點中,據悉有4個已獲批復實施,近期將迎試點方案發布高峰,帶動行業內的央企集團混改方案相繼落地。中石油并未在首批試點名單中,意外發布混改方案,加速了混改推進速度的預期。央企混改是市場關心的熱點,對全國的混改工作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油氣、電力領域混改有望率先破局。從發改委表態及中石油的示范帶動作用推測,油氣改革方案發布已經迫近。
海通證券:2016年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監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減量置換嚴控煤炭新增產能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圍繞嚴控煤炭新增產能,對相應的產能置換提出了具體細化的政策指導。嚴控新增產能,在建礦井投產需要置換產能。原則上未來三年內不再核準新產能,對于已核準或確實需建設的項目,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新礦在申請核準前,需提供產能置換方案,應當在取得關閉退出煤礦產能指標之后,方可開(復)工生產,最遲在建成前須取得。文件規定,用于置換的關閉退出煤礦必須是合法在籍的生產煤礦,鼓勵使用去產能方案以外的產能用于置換,且規定方案外的置換指標不少于50%,同時也可使用去產能方案內的產能,但折算比例分別為50%、40%、30%,越早退出享受越高比例。測算未來產能目標或為40億噸。2016全國核定產能約為34億噸(我們預估),則非法超產和非法在產產能或有3億噸將被迫關停。保守估計,未來2020年產能目標或達到37.6億噸,若考慮停產的3億可作置換指標,則最多可按50%折算為1.5億噸(方案內),而非法在建礦井也或許有部分因為接續舊礦生產而可以復產,考慮20%的比重,可復產1.6億噸,因而產能或提升至41-42億噸。減量置換的時間限制有利于加快產能退出,利好整合能力強或資源儲備豐富的龍頭企業。
長江證券:目前多省申請參與直購電的電廠、工業用戶數顯著增多,擬簽約的直購電電量占當地總用電量的比例大幅提升。通過參與直購電,工業企業用戶及高效低成本的發電機組將直接受益。除直購電外,未來同樣值得期待的是末端配售電市場的開放,既在電力公司之外,允許社會資本參與配電網建設并開展零售電。對于此環節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一是售電市場遠期將參與注冊準入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市場,依注冊資本及電力資質確定許可售電量;二是同一售電公司可在多個供電區內售電,電網公司參與售電市場競爭;三是電網公司擁有存量配電網運營權,網外資本可參與增量配網建設;四是鼓勵售電公司提供合同能源管理及用電咨詢等增值服務。我們認為,這一環節的開放將催生巨大的用電服務市場。未來部分企業可面向工商業用戶開展售電服務,賺取差價。此外,通過售電增加客戶粘性,服務商可開展電力設備托管、節能改造、需求側管理等各項增值服務。(徐偉平)
(原標題:券商觀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