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后幾天,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營改增”全面推廣后的改革成效。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的整體減稅規模為4699億元,基本完成了預期5000億元的減稅規模。
從“十二五”開始,我國推出了結構性減稅措施。五年來,以“六稅一法”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在全國范圍推廣,7月1日,資源稅改革全面啟動。
2016年12月25日,習近平簽署61號主席令,《環境保護稅法》將在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十八大后的首部單行稅法,至此,中國法定稅種增至19個。
2017年,中國稅改將進入攻堅階段,以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為主要改革對象的稅制結構將迎來最后的破題之戰。
而對于新任財政部部長肖捷來說,其深厚的財政專業素養,使人們對改革進度多了一份信心。
“營改增”減稅
作為我國財稅改革的重要內容,2016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的全面啟動具有劃時代意義,實行半個世紀之久的營業稅自此退出歷史舞臺,中國稅制結構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三去一降一補”的任務,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按照財政部此前的測算,“營改增”一項就可以達到5000億元的減稅規模,對降低企業成本的意義不言而喻。
2016年12月27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的運行情況。根據統計數據,5月1日以來,四大行業(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新辦戶數逐月穩步增加,截至11月30日,四大行業試點納稅人共計1069萬戶,比5月初的1011萬戶增加了58萬戶。
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王陸進表示,2016年5~11月份,除了四大試點行業減稅1105億元外,前期營改增的“3+7”行業減稅1102億元,原增值稅行業減稅1180億元,三項共計減稅3387億元。
加上2016年1~4月份營改增847億元的減稅,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減稅4234億元。考慮到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和個人二手房減稅因素,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
對于這樣的減稅效果,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營改增媒體吹風會上表示,從稅制的運行實時監測情況來看,試點整體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實現預期目的。
“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這是李克強總理對營改增改革過程中企業稅負變化下的一道“鐵律”。
在12月27日的吹風會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內容顯示,在營改增整體減稅的同時,目前有1.5%的納稅人出現稅負上升。
對此,王陸進表示,由于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受投資周期、資本構成、管理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影響,納稅人的稅負水平在不同時點存在一定波動,并非每一個納稅人在每一個時點均實現稅負下降。
隨后,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也表態,盡管在增值稅稅制條件下同行業不同企業稅負有升有降是正常現象,但對這種情況仍然會高度重視。
據悉,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全面實施營改增,從該年的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4大行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增值稅稅率簡并
在營改增試點全面推廣后,“六稅一法”的其他稅制改革也在加速推進。
這六稅分別是增值稅(營改增),消費稅、資源稅、環保稅、房地產稅和個人所得稅,一法是稅收征管法。在營改增試點在全國推廣后的2個月,2016年7月1日,我國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
從7~10月改革實施情況看,改革后,實際征收資源稅收入102億元,總體減負30億元,降幅22.57%,絕大部分稅目負擔下降。
和資源稅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不同的是,環保稅則直接上升到立法高度。
2016年12月25日,習近平簽發第六十一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已由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單行稅法。在走過6年立法之路、歷經兩次審議后,《環保稅法》成為中國第19個法定稅種。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實行環境保護費改稅有利于解決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和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有利于規范政府分配秩序,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強化預算約束。
作為“六稅一法”中的一個大頭,增值稅改革意義重大。
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表數據顯示,2015年稅收收入的決算數為124922億元,其中國內增值稅的決算數為31109億元,占比為24.9%,營業稅決算數為19313億元,占比為15.46%。
2016年,隨著營改增試點的完成,粗略計算,增值稅的占比將為全國稅收收入的一半左右,結合增值稅改革和立法進程,我國將進一步優化稅制結構。
王建凡表示,按照稅收法定的要求,結合增值稅改革進展,下一步將配合有關方面適時啟動增值稅立法,并將統籌研究適當簡并稅率等問題。
資料顯示,2015年各國增值稅標準稅率基本處于1.5%和27%之間,歐盟國家的增值稅標準稅率平均數約為21.6%,我國17%的標準稅率在世界上總體屬于中間水平,但目前的四檔稅率與其他國家相比屬于偏多。
據悉,目前一般納稅人實行的增值稅稅率主要包括17%、13%、11%和6%四檔,其中17%、11%屬于基本稅率,13%和6%屬于低稅率這四檔稅率適用于一般納稅人。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好的辦法是簡并和下調稅率。將增值稅的兩檔基本稅率17%和11%合并為一檔,并確定為11%以下的水平,宜定為10%左右;兩檔低稅率13%和6%合并為一檔,并確定為低于6%的水平,宜定為5%左右。稅率的大幅下調,可以讓減稅政策更加明顯。
推進個稅改革
改革至今,“六稅一法”中迎來了最難啃的“骨頭”。包括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在內的稅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區,改革已箭在弦上。
2016年12月29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召開。作為財政系統年度重磅會議,其釋放的信號往往會成為財政部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新任財政部部長肖捷出席會議并做講話。
肖捷表示,要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快現代財政制度建設,研究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方案,研究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
事實上,從三中全會開始,個稅改革的總原則和大方向早已明確。即按照“增低、擴中、調高”的總原則,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稅收體制,通過稅制設計,合理調節社會收入分配,進一步平衡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稅負。
在推進路徑上,個稅改革也遵循著“增低、擴中、調高”的目標,“擴中”即減輕中等收入群體稅收負擔或成為優先選項。在2016年3月的兩會上,時任財政部部長的樓繼偉表示,個稅按家庭征收存在可行性,抵扣內容涉及首套房貸利息、教育支出、贍養老人等內容。
對此,部分財稅界人士也認為,從長期看,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范圍。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對于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目前財政部已經起草完成了方案建議。“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個人信息全國聯網工作,為下一步的征管做配套,建立與個人綜合征稅相適應的稅收征管體制。”一位財稅系統人士表示。
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肖捷表示,下一步要研究制定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 此前,國家稅務總局曾發布《“十三五”時期稅務系統全面推進依法治稅工作規劃》。根據規劃內容,推動房地產稅立法將是2017年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作為新任財政部部長,肖捷被寄予厚望。
2016年11月7日,肖捷正式出任財政部部長,盡管是從國務院常務秘書長一職轉任財政部部長,但肖捷卻是財政的行家里手。他出身科班,在回歸財政部之前,已在財政部工作了23年,并在財政部綜合司工作長達18年之久,深厚的專業素養,使他具備應對難度越來越大的財稅改革的挑戰能力。
市場普遍認為,2017年正值“十九大”召開之際,作為新任財政部部長,肖捷對個稅和房產稅的推進將會有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