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內建設,還是高鐵“走出去”,近幾年我國高鐵的發展都備受矚目。12月29日,中國政府首次就中國交通運輸建設發展發表的白皮書《中國交通運輸發展》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按照規劃,“十三五”末期,高鐵運營里程將達到3萬公里的規模,將占到全部鐵路運營里程的20%。而從中長期來說,高鐵所占全部鐵路的規模還將有所提升。
但高速建設和運轉的高鐵項目,也面臨盈利難問題。高鐵運營既要走市場化道路,同時也肩負著服務國家戰略的重任。在決策層看來,高鐵的盈利問題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放到更長的時期內考量。
多個世界第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六十多年來,中國交通運輸經歷了從“瓶頸制約”到“初步緩解”,再到“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奮斗歷程。目前與世界交通運輸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縮小,部分領域已經實現超越。
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在12月29日國新辦的發布會上介紹,經過多年改革發展,我國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已經初步形成,“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
截至2015年底,多層次鐵路網絡初步形成,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速鐵路成為“中國創造”“中國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建立了廣覆蓋的公路網,中國高速公路里程達12.4萬公里,居世界第一,特別是農村公路里程將近400萬公里,通達全國37684個鄉鎮和634390個建制村,通達率分別達到99.9%、99.8%。初步建成干支銜接的水運網,沿海港口整體處于世界較先進水平,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12.7萬公里,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3.1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221個。民用機場體系基本成型,全國民航運輸機場達210個,民航運營安全水平整體較高。郵政總體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快遞年業務量居世界第一。初步形成了油氣管道骨干網絡。
白皮書介紹,中國政府在大力推進與國際間的互聯互通、發展交通運輸支撐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擴大交通運輸領域對外開放等工作。同時,中國政府堅持把交通運輸擺在先行發展的重要位置,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作用明顯。
楊傳堂表示,未來五年,我國交通運輸業還將在六方面著力:一是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二是構建內通外聯的運輸通道網絡;三是建設現代高效的城際城市交通;四是打造一體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五是推動運輸服務綠色智能發展;六是提升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水平。
其中,在完善綜合交通樞紐空間布局上,將著力打造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積極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著力發展口岸等重要樞紐。
東部相當一部分高鐵已盈利
在諸多交通運輸領域,我國高鐵的快速發展可以說備受世界矚目。官方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里程居世界第一。
一條高鐵線路的建設投入是相當巨大的,往往需要數億元。隨著越來越多的高鐵線路的開通為群眾出行帶來方便,其運營狀況也一直備受關注。
有報道稱,京滬高鐵的盈利是非常好的,而在中西部地區的部分高鐵項目,目前還沒有盈利目標期。
“我們現在這些新建的高鐵項目,最早是2008年開始運營的,作為基礎設施項目,它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投資回收期,同時也需要一個較長的市場培育期。” 國家鐵路局局長楊宇棟表示,東部地區相當一部分高速鐵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盈利,對西部地區高速鐵路的盈利也是持有信心的。特別是隨著我國四大板塊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和三大戰略的實施,東西部地區的人流、物流將會有更大范圍的高速增長態勢。他相信,這些西部地區的鐵路經過一定的運營時間,能夠達到盈虧平衡。
在他看來,西部鐵路建設或運營并非只是經濟問題。
“從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這個大局的角度來說,西部地區的鐵路必須要修,而且要多修,因為它不僅僅是鐵路企業是否盈利的問題,它能夠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能夠促進國家四大板塊、三大戰略實施。” 楊宇棟說。
鐵路作為戰略性交通基礎設施,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是重要的先導之一。近幾年,鐵路“走出去”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中國承建了印尼雅萬高鐵、老撾磨萬鐵路、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布達佩斯段改造工程、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項目、非洲亞吉鐵路、巴西里約地鐵等一批鐵路項目。此外,中國鐵路技術裝備出口到了世界各國,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品牌,目前已擴大到39條,到達8個國家、13個城市。
“今年我們預計開行了1685列,同比增長了107%。”楊傳堂表示,圍繞著“一帶一路”建設,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都做了大量工作。
鐵路票價不能亂漲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進一步加快鐵路建設與發展,計劃投資35000億元,到“十三五”末期,整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要達到3萬公里的規模。
而在這個過程中,解決好鐵路投資和鐵路建設的關系就顯得十分重要。
楊宇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黨中央、國務院對于鐵路建設高度重視,給予了大量政策上的支持,對鐵路建設主要采取分類投資的方式,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主要負責鐵路干線的投資與運營,同時對于城際鐵路、市郊市域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支線鐵路,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以及各類社會上的投資主體參與這方面的建設。以分類投資的方式,有效解決鐵路建設的投入問題。
同時,國務院還對鐵路運輸企業,主要是對中國鐵路總公司給予了很好的土地開發政策,給予鐵路運輸企業進行綜合土地開發利用的政策。“從國鐵情況來看,現在擁有60萬公頃的土地,這部分土地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用于綜合開發。這部分綜合開發的效益,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效益,同時也可以用來投資,進行鐵路建設。” 楊宇棟說。
中國鐵路總公司主要負責鐵路干線的投資與運營。近年來,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負債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今年上半年發布的《中國鐵路總公司2016年一季度度審計報告》和《中國鐵路總公司2015年財務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鐵總負債總額為4.14萬億元。2016年一季度鐵總虧損87.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4.61億元同比增加35.07%。
而在鐵路運輸價格方面,國家有關部門也對國家鐵路運輸企業給予了充分支持,賦予了鐵路運輸企業對鐵路客運價的部分自主定價權。但當中對于普速列車中的硬座部分的價格,還是實行中央定價,以保證老百姓的基本出行。
不過,楊宇棟說,鐵路運輸企業會根據市場情況,根據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在價格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一方面,要考慮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有更多的獲得感,所以不能亂漲價;第二,要根據市場的情況,同時兼顧企業經營的情況,在價格方面進行上下浮動,保持鐵路運輸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讓它能夠適應市場,更多地取得效益。
據了解,在鐵路建設方面,國家也在發行鐵路建設的債券,同時也在積極鼓勵PPP等多渠道融資方式。
《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顯示,到2025年,我國整個鐵路運營里程將達到17.5萬公里,其中高鐵達到3.8萬公里。到2030年,全國鐵路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其中高鐵規模達到4.5萬公里。
2017年春運運力較往年大
不過臨近2017年春節,返鄉的熱情依然掩蓋不了“一票難求”的窘狀。雖然距離除夕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不過很多網友都對能否順利返鄉表示擔憂。
楊傳堂介紹說,今年春運的能力,無論從鐵路,還是從民航、公路的運輸能力來說,都要比往年大,比往年提供得更充分,在服務上比往年要做得更好。
從鐵路的情況來看,將在2017年元月5日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安排的鐵路客車達到3570對,與去年春運相比,節前能力增加7.5%,節后能力增加7.1%。此外,自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1月31日,大體上三個多月的時間,鐵路運輸企業又進一步增配了動車組。
“據我昨天(12月28日)了解的數字,至少要增加90組以上動車組,這90組以上的動車組,每天至少再增加20萬人的運力。從這幾組數據來看,今年春運鐵路的組織和準備要比往年有進一步改進。”楊傳堂介紹說。
而在高鐵和普速列車的安排上,他補充說,一方面大幅度增加動車組的能力,同時普速列車的開行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