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們的前瞻思維,是他們的大膽創新,是他們的艱辛實踐,是他們的不懈求索。是他們改變了中國金融歷史,是他們譜寫了中國金融的美麗華章!
是他們引領了中國金融新潮流,是他們點燃了中國金融的希望火炬,是他們開創了中國金融歷史的先河,也是他們創造了中國金融不滅的神話。他們就是2016中國金融十大人物。
周小川:發展綠色金融實踐者
周小川出生在江蘇,1968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統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
在華盛頓出席保爾森基金會與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的研討會時,他呼吁各國發展綠色金融,以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作為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中國將綠色金融定為G20重點議題之一。周小川表示,全球面臨著嚴峻環境挑戰,各國已嘗試許多方法,包括推行環境法規、資源定價改革與財稅政策,這些措施在控制污染、減緩氣候變暖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當前綠色投資占總體投資的比重依然很小,各國需提升綠色投資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
他說,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已成為中國“十三五”規劃中的一項內容。今年一季度,在中國發行的綠色債券超過80億美元,占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的約一半。未來中國需推動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環境信息,繼續發展綠色債券市場。據估計,中國未來5年需要在綠色產業每年投入6千億美元,這意味著當前投入需要加倍。
他認為,全球正就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凝聚更多共識,如果綠色金融得到有效實施,將惠及全球大多數人口,加強全球經濟可持續性。
唐雙寧:老想拿第一
唐雙寧,中共黨員,1971年12月參加工作,東北財經大學投資經濟系投資經濟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7年6月底,由于工作需要,唐雙寧從銀監會副主席調任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用一副對聯表達了其心態轉變:在機關昂首挺胸做公仆,否則沒有權威;到企業貓腰低頭當主人,否則沒有錢賺。橫批:大致如此。
在他上任僅50天左右,光大集團重組的方案就獲得國務院批準,不僅如此,國內首家名正言順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使命也落在了光大集團身上。而在短短四個月以后,中央匯金公司順利入主,光大銀行隨即步入引資上市路。
而根據光大集團提供的唐雙寧上任50天來的日程安排,自上任以來,唐雙寧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基本上沒有放松過半天。
令唐雙寧感到欣慰的是,功夫不負苦心人,匯金入股方案最終被超過90%股權比例高票通過。
按照唐雙寧對光大銀行改革“三大戰役”的提法,光大銀行改革的前兩大戰役已順利宣告結束,唐雙寧正帶領他的團隊向著第三役--引資上市進發。
熟悉唐雙寧的人都知道,說起他,可以不談金融,但是不能不說書法。連他自己也經常說,“我擅長詩歌、書法,略通金融。”他是重走長征路第一人,他是中國并購第一人,他是中國狂草第一人。
易會滿:進入了一個充滿挑戰的領域
易會滿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工程師。1985年加入中國工商銀行。現任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在工行上市后的近10年間,易會滿從工行北京分行行長升為工行的副行長,后在2013年5月接替楊凱生出任該行行長及副董事長。在正式擔任工行行長三年后,易會滿接到了人生中更為重要的任命通知。
易會滿出生于1964年,2013年擔任工行行長就已經是副部級,年輕、睿智、嚴謹、務實,是一個很堅毅而且大度的人。
經過多年發展,工行當前已躋身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 但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當下,新任掌門人易會滿和他所即將執掌的工行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寒暑易節,冬藏春發。萬物生長自有其規律,銀行金融也是如此。”易會滿在2015年的行長致辭中談到了他對銀行金融的看法,并提到了2016年對復雜多變局勢的應對之策,即圍繞董事會制定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牢牢抓住轉型升級的工作主基調,千方百計穩質量穩增長,謀事蓄勢求發展創未來。
馬云:神話般的人物
馬云,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國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支付寶創始人。現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菜鳥網絡董事長等職務。
1988年,馬云從杭州師范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之后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
1999年3月,馬云正式辭去公職,后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云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
馬云愛好下圍棋,在大學時候,曾以大排為賭注把外語系所有的男生殺了個遍,并因此喜歡上了戰略布局,中盤角逐,收官。
他熱愛武俠文化,也把對金庸武俠小說中武俠英雄的癡迷,延伸到了公司文化層面:要求阿里巴巴每個員工都要有個“花名”,要出自武俠或玄幻小說中的正面角色。馬云的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等。
他熱衷太極拳,在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馬云就曾在西湖邊上學了很長時間的楊氏太極,先后師從過9位師傅。并從太極文化中悟出了許多企業經營思路。馬云出席各類重要場合時都很少穿西裝,他有不少衣服上都綴著中式傳統的盤扣,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演他的太極功夫。
國人評價馬云多是覺得他是一個神話般的人物,是中國的驕傲。而外媒評價馬云,則是覺得他是一個像沃倫?巴菲特一樣智慧的人。
呂家進:走商業可持續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呂家進,河南鎮平人,中共黨員,1988年7月參加工作,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
自2013年1月起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長,自2007年3月起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行長。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高級經濟師。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是我國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發布的首個專項規劃,對推進普惠金融的總體思路、具體目標和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和重要部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金融工作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商業銀行要深度參與普惠金融體系建設,必須準確理解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把握政府引導與市場化主導相結合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厘清普惠金融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加快經營轉型,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走商業可持續普惠金融發展之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這樣說。
堅持大銀行能做好普惠金融的信念,小額信貸是商業銀行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徑。
堅持普惠金融能為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的信心。企業只有把核心競爭力與“為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長久發展,而開展普惠金融服務恰恰具有這樣的特點。
堅持平衡好短期盈利目標與長遠社會責任。郵儲銀行希望通過普惠金融的實踐,既能實現盈利,又能超越單純的企業利潤,為謀求更加長遠的社會利益承擔一份責任。
馬明哲:互聯網金融無所不為
馬明哲生于1955年12月,經濟學博士,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作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自公司于1988年成立開始,馬明哲帶領中國平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用20年時間,從僅有13名員工的單一財產險公司到中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業務范圍覆蓋產險、壽險、養老金、健康險、銀行、證券、信托、資產管理、基金等全金融領域,進入世界500強。
馬明哲認為,平安的互聯網布局中有兩個基本邏輯:一是傳統金融通過互聯網科技增強競爭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二是非傳統金融如何成為平安新增長點。“我們只是簡單地思考與人們生活最相關的金融服務是什么?離平安最近的是什么?平安最有把握的是什么?”
“在一個人的生活里面,第一,房產很重要;第二,個人理財很重要;第三,車子必不可少,而且車輛跟平安旗下的金融服務包括車租賃、車保險密切相關;第四,醫療健康也很重要。”馬明哲說,“所以,我們做了4個生態圈,第一個是金融生活的生態圈;第二個是房產生態圈;第三個是車輛生態圈,第四個是醫療健康生態圈,每個生態圈都是在構建有核心競爭力的開放式的平臺。”
時文朝:交易領域靈魂人物
時文朝,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清華大學教授導師、現任中國銀聯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裁。
時文朝是交易商協會的靈魂人物,強有力的推動了銀行間債市的蓬勃發展,推出了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重大創新;更重要的是,在三個債市監管部門(央行、發改委、證監會)中,首先放松管制,取消債券發行的審批制,改為注冊制,得到了市場的高度響應,也間接帶動了發改委、證監會的審批制度的改革,推動了中國債券市場的整體擴容。由交易商協會注冊發行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市場,已成為中國企業債務融資的主力市場,占企業類債券總余額的六成以上。
時文朝是中國銀行間債市過去六年異軍突起的主要推動者,其出色成績市場有目共睹。
自從時文朝上任銀聯總裁之后,他的每次內部講話都倍受市場關注。通過講話,他不僅向銀聯員工傳達了改革發展的信息,也同時給外界提供了了解銀聯戰略思路的線索。
周慕冰:履新之路令人期待
周慕冰,重慶榮昌人,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空缺了2個月有余的農行董事長一職終于迎來新任掌門人。農業銀行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審議并通過了《關于選舉周慕冰先生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議案》,自此,周慕冰正式出任農業銀行董事長。
周慕冰被稱為“金融泰斗”黃達的關門弟子,人大經濟學博士,重慶市前副市長,銀監會前副主席。10年工商銀行工作經歷,10年重慶政府任職經歷,從銀監會副主席再到今日的農行董事長,勾勒出周慕冰的兩大特點:超強的學術理論功底與豐富的實戰經驗。
據了解,周慕冰為人十分謙和。“周慕冰來到農行總行后,親自前往每一層,與農行總行各部門領導見面,握手,大家都十分驚訝。有監管機構人士則稱,周慕冰文人氣息濃厚,理論有高度,說話有條理。堅持個人立場,私下非常有親和力。
劉士余:風頭浪尖上的人物
劉士余1961年出生,江蘇灌云人,中共黨員,1984年8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技術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當下的資本市場,擺在劉士余面前的問題仍很多,比如注冊制問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問題、證券期貨違法違規現象居高不下,以及處罰過低投資者損失難賠償的問題等,雖然其履新后將推出哪些新政尚未可知,但從他長期從事金融工作及其多種場合的發言仍能看出,他了解資本市場。因此從這一背景判斷,未來銳意改革加強監管應是意料之中的事。
18年央行履職生涯,8年副行長,劉士余是當之無愧的大銀行家。雖多年身居要職,其一直十分低調,很少在媒體上公開露面。他經常奔赴各地一線調研,熟悉實務工作,因此,他能提出有針對性的監管思路。
劉士余研究思考的很多都是切中我國經濟金融體系發展的關鍵問題,研究透徹且建議準確。這也許與他的工作經歷有關。18年間,劉士余先后任職央行銀行司助理巡視員、副司長、銀行監管二司副司長、司長、辦公廳主任、黨委委員、行長助理,可謂一步一個腳印。
閆冰竹:引領北京銀行20年聚變
閆冰竹,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廈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閆冰竹近年來帶領北京銀行不斷將業務做大做強,其工作能力和敬業精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
他一直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高度關注,他認為中小企業對全社會的經濟穩定繁榮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作為城市商業銀行,更應該給予地方中小企業支持,為地方經濟穩定做出貢獻。在他的指引下,北京銀行創建了中小企業融資綠色通道,參加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與多家單位聯合推出的瞪羚計劃,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中小企業擔保貸款成為北京銀行金融服務的優質品牌。
閆冰竹提出了北京銀行以國際先進銀行為標桿,以中外戰略合作為契機的經營思路。在加快發展中,北京銀行持續完善公司治理,不斷強化風險管理,再造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加快產品服務創新,推出“財富1+1”、“現金快鏈”、“現金優管家”等公司金融服務品牌和“小巨人”中小企業最佳融資方案,實施社區銀行項目,推出“社區金管家”個人金融服務品牌,開發“心喜”理財產品,發行標準信用卡,打造出響亮的市民銀行品牌,贏得社會各界的真誠信賴。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