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坐飛機需知這些新規:部分延誤旅客需自費食宿
自2017年1月1日起,多個民航業新規都將正式施行,包括備受關注的《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航班正常管理規定》、《2017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標和限制措施》……新規落地后,旅客在登機、安檢、延誤處置等環節都將面臨不少改變。部分機場“一證通關”安檢程序不能省
11月,有媒體報道引述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中國首席代表張保建的觀點稱,2017年1月1日起,根據國內的相關政策,已經正式允許中國機場實行“一證通關”。
“一證通關”是指乘客憑借有效身份證件,就可以順利實現通關。“‘一證通關’在航空領域的全面推開,還需較長時間,雖然技術上難度不大,只需在驗證設備上加裝一個軟件,但后續配套服務還要下大功夫。”民航專家綦琦告訴記者,此舉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推出的便捷出行項目之一,而無紙化登機牌早已用于實踐,旅客僅憑有效身份證件和手機值機的二維碼,就可完成登機。民航專家張起淮此前也提醒,此舉減少的只是換登機牌的步驟,后邊的安檢是肯定不能省的。禁止隨身攜帶的物品可暫存機場30天
《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還要求,對禁止旅客隨身攜帶但可以托運的物品,民航安檢機構應當告知旅客可作為行李托運、自行處置或者暫存處理。
對于旅客提出需要暫存的物品,民用運輸機場管理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暫存服務。暫存物品的存放期限不超過30天。民用運輸機場管理機構應當提供條件,保管或處理旅客在民航安檢工作中暫存、自棄、遺留的物品。因天氣、突發事件等原因延誤食宿費用旅客自理
今年7月21日,交通運輸部還發布了今年民航業的另一重要文件《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同樣要求從明年起施行。《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給延誤處置和旅客維權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論”,明確規定,因天氣、突發事件等原因造成航班出港延誤或取消的,食宿費用由旅客自理;三種情況下由承運人提供食宿服務。
依據該新規,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由于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承運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在經停地延誤或者取消;航班發生備降這三種情況承運人應當向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等服務。 (宗欣)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