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關鍵詞是“變化”,明年是“飄忽”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秀林)“國內經濟將再次迎來艱難的一年”,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劉德揚近日表示,雖然2016年以增長率企穩而收官,但為此付出的代價才是問題的關鍵。全國負債規模引發的顧慮繼續存在并有所升級,房地產市場風險不斷增加,前景愈發縹緲。
劉德揚認為,中國2016年全年經濟增速預期將維持6.7%左右,而2017年經濟增長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減速。中國資本的外流以及美國利率上調的預期將繼續對人民幣匯率施壓。
服務業在2016年實現平穩增長,并有望在2017年延續這一走勢。但問題在于服務業能否以快速且可持續的方式增長,彌補制造業放緩所帶來的缺口。而房地產市場受調控政策影響或將放緩,令挑戰再度升級。
住宅銷售市場曾在2013年至2015年間一度陷入萎靡,2016年則一掃陰霾,成交量價都迎來強勢反彈。但市場的復蘇引起了政府關注,各地陸續出臺新政給樓市降溫,年底更有堪稱史上最嚴政策落地。限制政策將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存在,因此銷售市場或將再次進入緩慢發展期。
劉德揚預計,2017年開發商整合或將加速,仍可獲取貸款、進入股權市場的大型開發商將在二手市場尋找開發機會以及合適資產,抑或收購現金流緊張的小型開發商。盡管拿地成本不斷上漲,開發商依然繼續深耕一線城市以及二線重點城市。為降低風險、分攤成本,許多開發商選擇聯合其他開發商,抑或尋求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資助。
鑒于銷售市場放緩、回暖周期拉長,明年的投資回報前景愈發縹緲,開發商再次拿地時需要謹慎對待。由于房地產市場風險不斷增加,開發商應當著重減少融資成本、延長還款期限,從而降低遠期融資風險,抑或趁當前價格高企,出售重點城市的商業或住宅資產用于償還部分債務。
寫字樓市場中,一些城市的新增供應預期將達到創紀錄的水平。由于新增供應多位于郊區地段,因此未來12至24個月中,郊區市場將延續競爭激烈局面,而市中心板塊受到的影響相對微弱。
境外投資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國保險公司及主權財富基金對境外地標資產的收購。首批海外“試水”的其他投資者及開發商則可能放緩節奏,因為他們發現境外投資與開發比原先想象得更復雜、更棘手。隨著國內市場繼續發展成熟,這些投資者或許能在國內發現更合適的投資機會,如陳舊項目改造以及資產重新定位。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