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高凈值人群應該減持房產,房地產稅5年內不會出臺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1月數據顯示,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增速再度雙雙回落,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呈集體降溫之勢。
自2016年年初以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行情超出所有人的意料。在樓市虛火上升的同時,調控也逐漸加碼。從3月份開始到11月底,政府三次出手調控樓市,力度不斷加大。
那么,未來房價有可能出現大幅下落嗎?房地產還值得投資嗎?最近引發熱議的房地產稅又什么時候出臺?12月27日,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打造超級金融IP?2016財經新媒體峰會”間隙,記者就此專訪了民建中央經濟委員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
調控是保護房地產
針對政府一系列的調控政策,馬光遠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調控是保護地產,不是打壓地產。政府這一次及時出手調控房地產就是要維護房地產的穩定,防止樓市崩盤”。另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房地產的描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也傳遞了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意圖。
不管有沒有調控,在馬光遠看來,樓市的拐點都要來了,原因在于樓市供求基本面、價格、人口都到了轉折點。
“2016年是最好的買房窗口,2017年是賣房子。房價出現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價格回調是必然的,高凈值人群應該減持房產。”馬光遠對記者說。
那是不是意味著所以地方都會出現價格回調?其實并不然,“像重慶、昆明、西安、北京、廣州這些城市的房價不會有太大波動。”馬光遠進一步表示。
房地產稅5年內不會出臺
前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7月23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稱,要義務反顧推行房地產稅改革。近些年,關于房地產稅是否推出、什么時候推出的爭議甚囂塵上,甚至有學者斷言最早會在2017年開征。然而馬光遠預計,房地產稅5年內不會出臺。
馬光遠強調,問題的關鍵是,房地產稅經過十多年的爭論,無論是征收目的,還是征收環節等基本問題的分歧越來越大。在真正立法之前,要明確回答三個問題:
1、征收房地產稅會取消土地出讓金嗎?
2、征收房地產稅的同時,會取消交易環節的其它稅費嗎?能做到不增加稅費負擔嗎?
3、征收房地產稅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房地產稅的當務之急是通過廣泛的討論,形成基本的共識,而不是著急出臺一個不成熟的法律文本。
2017年中國經濟“穩”字當頭
12月14日,《人民日報》刊文首次提及中國經濟“新方位”,在2016財經新媒體峰會上,馬光遠以此作為其演講標題,他認為老引擎房地產熄火了,是現實,但經濟發展必須要靠新的引擎。
他進一步闡述,2016年,中國最大的問題是民間投資喪失信心,形成斷崖式的下滑。信心的喪失是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點,所有的指標都和信心有關,怎樣把信心挽救起來是最根本的,而房地產主題詞已成往事。
2016年,全球經濟動蕩,黑天鵝漫天飛。馬光遠認為,造成這樣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過去8年時間里,全球經濟過于依賴貨幣政策。貨幣放了8年水,但全球經濟并沒有走出來,反而在資本市場掀起了新的泡沫。
由此,他斷言:未來全球經濟一定是乏善可陳的經濟。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價格都要進行重估,這三大市場的動蕩要比2016年加劇。
那么,2017年中國經濟如何走?馬光遠指出:“2017年中國經濟主題詞是風險之年”。他認為,目前經濟增速來之不易,需要珍惜。2017年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大挑戰,包括制造業的挑戰、房地產的挑戰、匯率的挑戰、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民間投資的挑戰。所以,2017年“穩”字當頭。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