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曹德旺近來關于中美制造業成本的觀點,引發了一場制造業轉移與中國制造業優勢的大討論?!皠e讓曹德旺跑了!”等網文意刷屏之際,曹德旺不得不一次次對媒體澄清:“我什么時候跑了”、“我跟李嘉誠不能比”。
其實,這并非曹德旺第一次發表類似言論,早在兩三年前,他就屢次公開談及其執掌的福耀玻璃(600660.sh; 3606.hk)投資海外制造基地的成本優勢。唯獨這次,曹德旺對該話題的闡述被許多媒體曲解為“跑路”。
回過頭看,福耀的“走出去”案例在中國制造業中的典型性有多強?中美稅制不同,能源稟賦、電價機制也不一樣,福耀玻璃的全球化擴張,更多的是由汽車工業的特殊屬性、全球產業鏈分布、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劃及商業邏輯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福耀玻璃可以說是個例,它無法代表整個中國的玻璃行業,中國的玻璃行業也無法代表整個制造業。
海外布局背后:汽車玻璃企業緊挨整車企業設廠
從最近引發熱議的、福耀玻璃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汽車玻璃工廠說起。該工廠于今年10月正式投產,但其中的玻璃生產線早在兩年前便開建了。
該廠址原是通用汽車位于俄亥俄州代頓地區南部莫瑞恩市的舊工廠,2008年通用陷入破產危機時關閉。公開資料顯示,福耀對代頓工廠的總投資約為6億美元,計劃年產逾450萬套汽車玻璃,屆時將為美國汽車市場提供1/4的玻璃配套需求。該廠目前已雇傭2000多名員工,預計2017年將上升到3000人,是中國在俄亥俄州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投資。
據外媒報道,俄亥俄州政府官員向福耀承諾提供超過1000萬美元的撥款和激勵,是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的激勵措施之一。作為回報,俄亥俄州的經濟收入將暴增2.8億美元。另據俄亥俄州官員透露,“還有中西部和南部的多個州在爭取福耀玻璃前往建廠?!?/p>
單就俄亥俄州項目來說,有一定特殊性。重新利用老廠房、福耀在當地的投資力度及對當地勞動力的雇傭程度,都與其所能獲得的政策優惠息息相關。
有業內人士對澎湃新聞分析,將汽車玻璃廠建在整車廠附近,是業內很常見的布局。俄亥俄州,是美國汽車生產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福耀代頓工廠所在地,距離美國75號洲際公路只有幾英里,美國85%汽車廠家分布在這條公路附近,使之可以就近向美國整車廠供貨。有券商預測,福耀此舉可省去約占產品售價20%的中間環節費用(包括運輸費用、包裝費等).
2016年10月7日,代頓工廠正式竣工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除俄亥俄州項目之外,2014年7月,福耀玻璃還以5600萬美元購得美國PPG工業公司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Mt.Zion工廠資產,包括土地、廠房、建筑物、兩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廠內鐵路線路資產和配套設施等。福耀玻璃計劃將該工廠原有生產線升級改造成為兩條年產30萬噸的汽車級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產品滿足福耀在俄亥俄州汽車玻璃生產項目的原材料需求。
俄亥俄州代頓工廠(夾層玻璃、鋼化玻璃、包邊和ARG生產基地)、伊利諾伊州芒山工廠(浮法玻璃制造基地)、密歇根州法納工廠(附件裝配)、分布各州的銷售部門,組成了福耀位于美國的汽車玻璃完整產業鏈。
曹德旺曾對媒體表示,福耀玻璃把工廠外遷到市場前沿,一方面是履行與下游整車廠實現在當地配套的約定;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原料、能源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在美國直接設廠的生產成本與國內已相差無幾。
其中關于與整車廠的配套約定,曹德旺在最近的回應中再度提及:
“2009年,德國大眾要求我們作為供應商2012年前必須在俄羅斯有工廠,那我們2012年就在俄羅斯建成一個廠;2012年,通用公司又要求我們,2016年12月之前必須在美國建一個工廠,并且2017年1月必須在美國供貨。這個時候福耀已經是通用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了。準確來講,一開始決定去外面建廠是我們答應人家的,不答應生意就沒法做?!?/p>
作為汽車零配件企業,往往是跟著整車廠走,進行全球產業鏈布局。美國是全球最二大汽車生產國,在此建設汽車玻璃生產基地,不僅節約運費,還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供應能力,盡可能避免長途運輸中不可抗因素的干擾與損耗。
目前,福耀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專業制造商,為奔馳、寶馬、賓利、奧迪、通用、克萊斯勒、大眾、豐田、本田、路虎等全球幾乎所有汽車制造商提供汽車玻璃及產品解決方案。一位玻璃制造業人士對澎湃新聞稱,福耀的全球戰略并不適用于整個行業,這根本上是由其業內地位和企業體量決定的。
其實,曹德旺本人也就此對中小企業提示過“走出去”的風險。他指出,沒有信用積累的普通民企到美國拿地建廠,銀行貸款利率在8%以上。福耀之所以能拿到低至1.2%左右的貸款,是由于其供應美國汽車品牌有十幾年歷史,具備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和信譽基礎。
在代頓工廠竣工慶典新聞發布會上,曹德旺表示,未來,福耀在美國的整體投資將達到10億美元,提供5000個就業崗位。除美國外,俄羅斯也是福耀重點布局的海外市場?!爸袊镜剀嚻蟮漠a量對我們影響不大,我在乎的是,福耀占全球汽車產量的百分比。我們在德國、美國、英國、瑞士、意大利、巴西、韓國、日本和俄羅斯這9個國家都有布局。”曹德旺此前稱。2015年3月31日,福耀玻璃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大部分投向在美國和俄羅斯的汽車玻璃項目建設。
曾歷時3年多在對美汽車玻璃反傾銷案中勝訴
福耀玻璃2015年財報顯示,公司汽車玻璃成本構成主要為浮法玻璃原料、PVB原料、人工、電力及制造費用,而浮法玻璃成本主要為純堿原料、天然氣等燃料、人工、電力及制造費用。
成本構成圖來源:福耀玻璃2015年財報
從原料看,過去幾年,由于美國依托頁巖氣革命帶來的廉價天然氣以及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導致PVC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對于PVB采購量較大的汽車玻璃生產商而言,通常也會通過與大型制造商簽訂長期供應合同來確保PVB的穩定供應及控制價格波動風險。
再看人工。曹德旺曾在此前采訪中提及,與中國相比,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人工年齡結構偏大。但2015年的一條相關新聞顯示:“從自動化程度高低來看,莫瑞恩工廠還是福耀玻璃的標志性工廠。當一切就緒,該工廠明年(指2016年)完全投入運營時,該工廠的生產線將會有400個機器人,這甚至比福耀玻璃在中國的任何一家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更高?!?/p>
對于玻璃加工行業來說,機器完全取代人工是大勢所趨。
浮法玻璃制造業屬于高耗能、資源性行業,因此能源價格對于控制成本至關重要。曹德旺在采訪中稱,“中國制造業成本太高,美國天然氣每立方相當于7毛錢人民幣,中國賣2塊2,這還是政府對我很優惠的前提下;電價,美國3毛錢左右,中國6毛多?!?/p>
這不僅僅是能源價格機制的問題,也有能源稟賦原因。美國頁巖革命的成功使得該國能源成本驟降,不僅天然氣價格大幅下降,燃氣發電成本也隨之下降。盡管中國頁巖氣儲量理論數據巨大,但國內能源體制、復雜地質條件及技術都是擺在頁巖氣商業開發面前的現實難題。此外,中國的電價體系極其復雜,與國外最大的差別是,國外通常是工業電價低于居民電價。在中國則是反之,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最高,大工業用電次之,居民用電價格最低,工商業用戶承擔了對居民、農業的交叉補貼。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關稅。在此,有必要回顧福耀玻璃的一段歷史: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并贏得勝利的中國企業。在美國本土設立生產線,也有利于規避懲罰性關稅。
從1995年起,福耀玻璃就開始布局美國市場。經歷了前3年巨大虧損后,1998年開始,福耀改分銷為直銷,由此扭虧。到2002年,福耀在美國市場上的市場份額達到12%。一些中國同行看到福耀在美國取得的成功,也紛紛進軍美國市場,大打價格戰。
2001年3月,美國PPG等公司向美國商務部遞交申請,對以福耀玻璃為代表的中國玻璃制造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當年年底,加拿大也對福耀玻璃展開反傾銷調查。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裁定,來自中國的汽車玻璃在加拿大的銷售不構成傾銷,福耀玻璃贏得中國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傾銷案。
2002年4月,美國商務部裁定福耀在美國的傾銷幅度為11.8%。福耀對此打出了積極應對的組合拳:聘請美國最好的律師,哪怕為此支付高達數百萬美金的律師費,將美國商務部和PPG為首的幾家美國企業一起訴至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第二,曹德旺以個人名義,在北京贊助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立“福耀反傾銷研究中心”。
2004年10月,仲裁結果出爐:美國商務部以后對福耀玻璃僅征收0.13%的關稅(小于0.5%視同零傾銷稅率),預計可返還原預交反傾銷稅約390萬美元,福耀成為中國汽車玻璃銷售企業中唯一一家出口美國無須繳納反傾銷稅的汽車玻璃企業。
當時有報道稱,這場跨越數年的官司堪稱“國際廣告”,為福耀久攻不下的歐洲市場辟開一條路徑,在日本、俄羅斯、澳洲的市場份額也迅速擴張。反傾銷勝訴也為福耀帶來了國際公司的待遇,在美國花旗銀行、法國里昂銀行、日本三菱銀行,曹德旺都可以獲得無須擔保的貸款。
財報信息顯示,2015年,福耀玻璃實現營業收入135.73億元,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6.05億元。公司的大部分資產位于中國,且65%左右的收入源自于中國的業務。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中國境內的毛利率是43.65%,其他國家38.79%,但財報并未披露詳細海外分區的利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