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證券交易所公布2017年全年休市安排
根據證監會相關通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22日公布2017年全年休市安排。休市安排如下:元旦:1月1日(星期日)至1月2日(星期一)休市,1月3日(星期二)起照常開市;春節:1月27日(星期五)至2月2日(星期四)休市,2月3日(星期五)起照常開市。另外,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為周末休市。
外匯局:中國對美國債絕非戰略性減持不要過度解讀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22日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中國對美國國債絕對不是戰略性減持,而是納入整體資產配置,非常動態地進行戰術性的小調整,以市場化原則進行專業化的投資運作。這位負責人表示,中國投資美國國債有時增加、有時減少,都是正常的,“不要過度解讀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變化。”從國際金融市場角度看,美國國債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投資標的,無論從評級、市場深度、流動性狀況或是風險收益特性看,各國都會將美國國債作為一個主要投資產品。 這位關負責人表示,往前看,中國對美國國債投資會綜合考慮一些短期因素,如美聯儲加息情況、國債價格對加息的反應等,在戰略性考量外,也有戰術性策略,因此會動態調整對美國國債投資,“不要過度解讀”。
大商所調整元旦期間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
據大商所12月22日消息,根據《大連商品交易所風險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經研究決定,大商所將在2017年元旦休市前后對相關品種交易保證金標準和漲跌停板幅度作如下調整:自2016年12月29日(星期四)結算時起,將鐵礦石品種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分別調整至11%和13%;將聚丙烯品種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分別調整至7%和9%;其他品種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維持不變。
央行馬駿:四舉措為人民幣債券加入國際債券指數創造條件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22日表示,近期我國的經濟基本面平穩,一些指標還出現改善,包括人民幣在內的許多貨幣對美元貶值主要是因為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預期調整所致,而這些預期是可能變化的。馬駿披露,人民銀行將協調相關部門,從四個方面進一步改進規則和服務水平,提升境外機構投資于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便利性,爭取在不久的將來為主要國際債券指數編制機構將人民幣債券納入相關指數創造條件。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 提出六大發展目標
記者12月22日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從供應能力、電源結構、電網發展、綜合調節能力、節能減排、民生用電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了發展目標。另外,規劃還提出積極發展水電,統籌開發與外送;大力發展新能源,優化調整開發布局;鼓勵多元化能源利用,因地制宜試點示范等十八項任務。規劃預期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6.8-7.2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3.6-4.8%,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億千瓦,年均增長5.5%。在預期2020年全社會用電需求的基礎上,按照2000億千瓦時預留電力儲備。
上交所發布圣誕節期間滬港通下港股通交易安排
上交所22日發布關于2016年圣誕節期間滬港通下港股通交易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12月26日(星期一)至12月27日(星期二)不提供港股通服務,12月28日(星期三)起照常開通港股通服務。港股通交易的清算交收事宜,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安排進行。
財政部發文明確非保本金融商品收益不征收增值稅
財政部發布關于明確金融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稱,《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占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于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稅。
商務部官員:部分企業對外投資存在“蛇吞象”問題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22日在北京稱,部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存在盲目性,是“蛇吞象”。2016年以來中國對外投資高速增長。據官方數據,今年1-11月中國對外累計投資金額1617億美元,同比增長55.3%,增速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有余。其中,11月當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57.4億美元,同比猛增76.5%。
水利部:確保2017年在建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
近日,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陳雷主持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傳達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陳雷在會上強調,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全力做好項目前期工作,要確保2017年再新開工15項重大工程,在建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元,同時加快在建工程建設,盡快增加實物工程量,發揮投資拉動作用。
中國民航十三五規劃完成編制:通用機場要達到500個以上
日前編制完成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下稱《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民航發展的五大任務,即:確保航空持續安全、構建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全面提升航空服務能力、提升空管保障服務水平、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 《規劃》還全面回顧了“十二五”時期民航發展成就。“十二五”以來,我國民航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安全水平世界領先,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五年滾動值為0.032,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目標(0.2),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民航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07個(不含3個通勤機場),87.2%的地級城市100公里范圍都有運輸機場,通用機場310個,運輸飛機2650架。民航戰略地位日益凸顯,航空運輸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民航業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進程加快,民航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民航行業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北京出臺員工持股試點關鍵性文件 國企改革加速推進
記者22日從北京市國資委獲悉,近日,北京市國資委正式出臺在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實施辦法,明確了員工可以貨幣、科技成果入股方式出資等關鍵性內容,文件出臺標志著北京國企改革進一步加速推進。據了解,實施辦法對試點企業范圍、員工范圍、出資來源、出資方式、入股價格、持股比例、持股方式、收益和損失、流轉和提出、股權管理主體和股權管理方式等十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