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參加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發展出版社主辦的“中國—海灣國家經濟合作智庫峰會”時表示,經濟轉型為中國和海合會國家創造了巨大的合作空間。
李偉指出,經過近幾十年來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經濟已經實現了深度融合和高度依賴,中海雙方在對外開放合作方面互補優勢十分明顯。目前,海合會是中國第七大貨物貿易伙伴,第一大建筑工程承包市場。中國是海合會第二大貿易伙伴和最為重要的石油出口目的地。
李偉表示,當前,中國所處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是對外經濟合作重心出現東移、南移。從歐美等發達經濟體轉向亞非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二是人力資本要素優勢發生調整。勞動力低廉曾經是中國的突出優勢,隨著人均GDP上升和人口老齡化,中國這一傳統優勢正在弱化,人口數量紅利逐漸消失。代之而來的,是中國的人口素質紅利。創新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三是中國巨大市場需求日益顯現。2015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達7.7億,規模龐大的城鎮人口和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正帶動中高端產品和能源需求的持續擴張。
李偉指出,經濟轉型為中國和海合會國家創造巨大合作空間。他建議,未來雙方可共同推動雙方發展戰略的對接;務實推進中國-海合作自貿協定談判;深入探討重點領域常態化合作機制建設;著力加強智庫之間的合作交流。
(原標題:李偉:經濟轉型為中—海合作創造巨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