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民間投資增速放緩?如何看待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全國靠后?新常態下發揮“三駕馬車”作用有什么新抓手?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小組討論中,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盧彥直面當前對北京的這些“熱議”,既深入分析原因,又提出政策建議。
北京城六區只剩21%的行業可發展?
今年9月份,國務院開展第三次大督查。在此之前,北京民間投資增速放緩曾被國務院“點名”。
8月30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大督查的通知》明確提出,繼續跟蹤督促民間投資增速靠后以及體量較大且增速放緩明顯的省(市)深入抓好促進民間投資各項工作。這些省市就包括北京。
數據顯示, 1-7月,北京民間投資增速下降9.7%,1-11月下降7.3%。
在“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中,去產能被擺在首位。“但對北京來說,最重要的在于‘去功能’。”盧彥說。
北京市“去功能”與民間投資下滑之間有什么關聯?
盧彥介紹說,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重要講話,7月,北京以清單的方式發布了《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8月,對這一目錄又進行了修訂。城六區(即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作為一個區域實施統一的禁限措施,禁限的小類占全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比例均上升到79%。禁限的內容,包括了在一般制造業和高端制造業中比較優勢不突出的生產加工環節。
“也就是說,北京城六區只剩21%的行業可以發展,批發零售業、一般制造業、房地產開發都被列為限制類。而這些領域恰恰是民間投資最能發揮作用的行業。”盧彥指出,北京市民間投資占房地產投資的80%左右,同時,禁限目錄實施以來,全市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數已累計超過1.6萬件,這與民間投資下滑有密切關系。
在盧彥看來,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角度看,民間投資增速這個單一的數字,恐怕不足以代表民間投資的活躍程度。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企業對天津、河北企業投資的認繳出資額分別達到684億元、871億元,同比增長60%和1.14倍。“北京的民間投資項目在自覺向津冀轉移。”盧彥強調。
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全國居后?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58億元,同比增長4.8%。這一增速在全國排名靠后,也曾引起媒體廣泛報道。
如何看待這個4.8%?盧彥指出,從總量看,這是在總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的情況下實現的。從結構看,服務性消費占市場消費總額的比重已超過40%。北京消費市場正經歷商品性消費占比下降、服務性消費占比向上趨勢。“促消費應該往總消費上發力,一方面抓社會消費品零售,一方面抓服務性消費。”
據統計,北京市服務業比重已超過80%。作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城市,北京出臺了提高生活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努力提高生活性服務業的品質,已成為今后一個時期北京內貿流通領域發展的主線。
新常態后北京“三馬車”如何駕?
盧彥表示,除了促消費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的“三駕馬車”能找到什么新抓手,北京這幾年也在不停探索。
盧彥提出,抓投資,就要精準加力有效投資,著力補短板。抓出口,就要提升“雙自主”( 同時擁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在出口中的份額。
“抓‘雙自主’產品出口,解決的是中國標準、中國質量問題,能夠提升中國產業整體競爭力。”盧彥說,“當前,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如何發出中國聲音、中國標準,提供中國解決方案,全世界都在關注。新常態需要新抓手,這是一個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