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經濟藍皮書》19日在北京發布。圖片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財經12月19日訊中國社會科學院今日發布2017年《經濟藍皮書》,《藍皮書》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呈現五大特征,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6.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
《藍皮書》從五個方面概括了2016年中國經濟形勢總的特征:第一是經濟增長的速度平穩,波動幅度減少。第二是通縮壓力減緩,通脹因素急劇。第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民間投資基金過高,投資結構分化。第四是居民購房貸款增長過快,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下降。第五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但是外匯儲備持續減少,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大。
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近年來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持續下滑,2012年一季度的22%逐漸下滑到2016三季度的7.1%,其中2015年一季度以前,民間投資增速顯著高于固定資產整體增速,但是自從2016年一季度以來,民間投資增速持續的快速下滑,遠遠低于固定資產整體的增速。房地產投資增速2016年一季度大幅反彈,反復下降。無論從房地產投資來看還是從民間投資來看,意味著明年或者后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是按照現在的趨勢,是小幅下滑的態勢。
從信貸來看,2016年4月份以來,民間居民房地產貸款增速大幅上升,而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是顯著下降。這既是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前透支,也意味著實體經濟的中長期增速是動力不足。
從物價水平來看,近年來我國物價水平總體保持低速運行,通縮壓力不斷減緩,然而自2016年以來,CPI和PPI背離的剪刀差迅速縮小,PPI快速上升,并于11月份返超CPI,尤其是今年9、10、11月份三月,無論是CPI還是PPI都呈快速上漲的趨勢,意味著明年的通脹壓力有所加強。這一點可以從GDP縮減指數也能看出來,也能驗證一下。2016年一至三季度,GDP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地域是GDP的縮減指數轉正,而且呈一種加速上升的發展態勢。
從就業指標來看,近期的就業形勢總體是穩定的,其中制造業的PMI就業指數持續處于榮枯線下方,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量不斷回落,但呈現出不斷改善的發展趨勢。非制造業的PMI就業指數11月份首次突破榮枯線,升至擴張區間,這表明非制造企業用工量有所增加,上升趨勢比較明顯。
從財政收入來看,今年1-3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性放緩,財政支出增速顯著增加,這是自2015年一季度以來,財政支出增速連續7個季度,也就是將近兩年時間,持續高于財政收入增速,因此我國面臨的赤字可能是迅速的增加。2016年1-3季度,地方政府國有土地收入權出讓金持續上升。從2015年二季度開始就持續上升了。而且由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占全國共有財產收入是40%左右,而目前的營改增和政府減稅的背景下,說明如果明年的國有土地出讓金不能維持這樣的高速,就意味著明年公共財政收入可能是進一步下滑,這就說明明年的財政赤字可能會增加,財政赤字率會進一步上升。
從國際收支平衡來看,近年來,我國的跨境資本雙向波動明顯,尤其是2014年三季度以來,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已成為常態。外匯儲備持續減少,美國新一輪的加息周期影響下,我國的用匯儲備面臨較大的下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