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集錦有:農村土地改革,激發三農新活力;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就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提出意見。
農村土地改革激發三農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三農”工作,關鍵在于向改革要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深改組多次聚焦三農。中國農村正在不斷深入的改革中釋放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臨近年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發軔之地——安徽鳳陽小崗村,新一輪的土地流轉正在進行。
村民嚴金昌在土地流轉合同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一簽,他的十幾畝承包地全都交給大戶來經營。同樣是“簽字畫押”,時間倒退38年,為了能“包產到戶”,老嚴和17位鄉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了紅手印。
從冒死“托孤”承包集體土地,到心甘情愿把自己的承包地轉給大戶經營,在一取一予之間,老嚴見證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兩次歷史性跨越。改革開放之初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開,是農村改革的重大創新。如今,把承包經營權又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形成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土地經營權人,經營權可流轉的“三權分置”新格局,這是農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中央關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進環環相扣、循序漸進,走出了一條與時俱進的改革之路。
農民離土離鄉,自己名下的承包地可挪不了窩兒,怎么辦呢?在民間,將承包權與經營權分開的嘗試以土地流轉的形式悄然興起。這份看起來并不正規的合同,出自黑龍江克山縣兩個農民之手,時間是1995年。一個想多種地,一個想出去打工,于是,他們簽下了當地第一份土地流轉合同。
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大規模土地流轉漸成氣候。一方面是滿足農民進城的意愿,另一方面是為了順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土地流轉體現在了頂層設計中。
但是,隨著土地流轉規模不斷擴大,新的矛盾出現了。
邊界不清,權屬不明,農民心里不踏實。2013年,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全面啟動。
確權頒證,給農民的承包權加上了保護網,但土地經營者的權益誰來管呢?安徽當涂縣種糧大戶黃乃泰就多次遭遇合同期內農民要收回土地的鬧心事。
肩挑扁擔要兩頭沉。2014年9月,中央深改組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定下基調,即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前提下的三權分置。今年10月,中央《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中,首次出現了“平等保護經營權”的提法,這讓黃乃泰徹底松了一口氣。
“三權分置”正在激發起經營主體投身現代農業的積極性。目前全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興經營主體數量已經超過270萬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就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提出意見。
《意見》指出,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過程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傳統和新型生產經營方式并存,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監管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等問題依然突出,生產安全事故易發多發,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勢頭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事故發生呈現由高危行業領域向其他行業領域蔓延趨勢,直接危及生產安全和公共安全。
《意見》強調,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發展,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為重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領導、改革創新,協調聯動、齊抓共管,著力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著力堵塞監督管理漏洞,著力解決不遵守法律法規的問題,依靠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體制機制、有力的基礎保障和完善的系統治理,切實增強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大力提升我國安全生產整體水平,確保人民群眾安康幸福、共享改革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成果。
《意見》強調,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要堅持安全發展,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依法監管,堅持源頭防范,堅持系統治理。
《意見》提出,到2020年,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基本成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明顯減少,職業病危害防治取得積極進展,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頻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到2030年,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穩固可靠的安全生產基礎。
《意見》還就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改革安全監管監察體制、大力推進依法治理、建立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等有關安全生產領域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提出了改革完善的要求。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明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將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目是《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十三五”開局考】創新驅動關鍵技術捷報頻傳
“十三五”開局之年,創新勢頭強勁,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化,一批批大國重器的研發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一個個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創新因子活躍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新技術新成果不斷涌現。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8%,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8個百分點。
2016前三季度,國內發明專利增長44%,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首次躋身世界創新25強,較上年上升4位。
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在水下,我國自主研制的水下機器人(300024)“潛龍二日”成功首潛。在太空,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圓滿完成3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并開展科學實驗。在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上,使用我國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登上榜首;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啟用。
開局之年,有關創新驅動的舉措正逐步完善,引領方向,匯聚力量。
西部大開發今年新開工重點工程30項
記者今天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2016年國家新開工四川九寨溝至綿陽、貴陽至南寧鐵路、青海瑪爾擋水電站、新疆準東新能源基地等重點工程30項,投資總規模為7438億元,涵蓋了鐵路、公路、大型水利樞紐和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西部大開發以來,累計新開工重點工程300項,投資總額達63515億元。
港珠澳大橋:橋面鋪裝進入沖刺
港珠澳大橋橋面鋪裝工作目前進入到沖刺階段。這也是兩個月之前大橋主體橋梁工程全線貫通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節點。
橋面鋪裝作業就是將不同材質和用途的瀝青及特殊保護層鋪設在已經貫通的大橋主體結構上。從嚴苛的瀝青和石料選擇,到標準化時間、壓力下的運輸,再到一次性機械化鋪裝作業,橋面鋪裝采用了一套獨特的港珠澳大橋流程和標準。同時,為確保橋面瀝青15年的設計使用壽命以及大橋海域高溫、高濕、高鹽的特殊氣候環境對橋面耐久性的影響,大橋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世界領先的5層鋪裝工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主體工程由22.9公里的橋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組成。根據施工計劃,大橋主體橋梁的橋面鋪裝將力爭在明年4月雨季來臨之前全面完成。
我國最先進物探船首赴赤道作業
我國最先進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16日凌晨抵達非洲加蓬讓蒂爾港,開始實施我國首次在赤道海域三維地震勘探采集作業。
“海洋石油720”在結束北極巴倫支海地震采集作業后,穿越天氣惡劣的北大西洋(600558)海域,歷經18天航行12000公里,抵達非洲加蓬讓蒂爾港,在這與“海洋石油721”共同實施西非赤道海域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的三維地震勘探采集作業。作業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平均溫度達40度。
本次作業是我國首次實施的深水大型裝備聯合地震采集作業,也是我國海洋石油物探史上獲得的單一項目作業量最大的海外合同,預計將于2017年5月完成。
伊利:以品質贏信任
我國乳業的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年營業總收入超過600億元、每天賣出1億份乳制品、企業是以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整個行業轉型升級。
最新統計顯示,伊利集團在全國的自建及合作牧場超過2400個,100%奶源實現了牧場直供。為此,伊利累計投入了135億元。
為了保證質量,伊利集團比國家標準增設了5個衛生指標,而且每項指標都設定了極為嚴格的限量值。
近兩年,伊利集團以全球視野推進產品創新和質量管理。在荷蘭高校設立的海外研發中心,與瑞士、英國等國家企業合作的質量管理體系,在新西蘭招聘的研發團隊,都為伊利集團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目前,伊利已經躋身全球乳業前八強。
國內聯播快訊
張吉懷高速鐵路開工建設
今天,湖南西部張吉懷高速鐵路開工建設。建成后,從張家界(000430)到懷化將從現在的三個半小時,縮短到一個小時之內。這條鐵路縱貫張家界市、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懷化市3個市州,建設工期為5年。
湛江海關破獲10.8億元香煙走私案
在海關總署指揮下,湛江海關日前聯合南寧海關在湛江、廣州、南寧三地行動,打掉4個走私卷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經查,該團伙共走私入境卷煙16.6萬箱,案值高達10.8億元。
央視阿語國際頻道成為阿廣聯成員
央視阿語國際頻道將從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成為阿廣聯的一員。阿廣聯是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的廣播電視機構,已有25個非阿拉伯國家的阿語頻道加入。
首屆中國青海國際冰壺邀請賽落幕
首屆中國青海國際冰壺邀請賽落幕。挪威男隊、加拿大女隊分別獲得冠軍。這是國際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區進行冰壺賽事,海內外16支頂尖隊伍參賽。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