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續在全國部署開展涉企收費檢查。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共檢查住建、國土、環保、交通、稅務、食藥監、質檢、海關等30多個行業1.02萬家單位,目前已實施經濟制裁2.9億元。通過檢查,每年可為企業減輕負擔32.31億元,切實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
一是大力整治進出口環節亂收費。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大力整治進出口環節亂收費,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法調查并糾正了有關部門電子報檢系統、原產地簽證系統運營商向進出口企業收取軟件初裝費、軟件服務費、平臺使用費、CA證書費等違規行為,督促有關部門廢止了與收費有關的文件和協議,開放了數據交換接口,不再向企業收取相關費用,每年為企業減負近2億元。遼寧查處進出口環節違規收費案件48件,涉嫌違規收費金額4400余萬元。福建在進出口環節收費檢查中,查處了未按規定收取拖輪費、船舶供水費、理貨費等違法違規行為。天津查處了某港口企業高于政府指導價收取錨地停泊費的違法行為。
二是規范電子政務平臺收費行為。北京、黑龍江、甘肅、江西等地糾正了地稅、食藥監、住建、房管、海關等部門的電子政務平臺的違規收費,由原先向企業收費調整為財政統一支付,年減負1億多元。
三是取消了一批違規收費項目。遼寧糾正了房管部門強制收取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費的問題,年減負1800余萬元。甘肅糾正了一些市縣政府允許供熱企業收取供熱管網建設費等越權定價行為,并按照“誰制定,誰取消”的原則,正在對各地水、電、氣、熱、道路等方面的收費政策進行清理規范。
四是推動降低了相關收費標準、取消了部分收費項目。湖北對檢查中發現的高速公路相關收費標準較高、企業和群眾意見大的問題進行處理,全省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普降10%。云南結合檢查情況,取消了公路路產占用費、公共資源交易綜合服務費等14項收費項目。
五是構建規范涉企收費的長效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商業銀行收費行為執法指南》,督促各商業銀行對照《指南》要求主動規范收費行為,改變過去向貸款企業強制服務并收費的做法,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過高收費標準。上海配套制定了《商業銀行轉嫁房地產抵押評估費行為的執法指南》,進一步明確了房地產抵押評估費的政策界限。
經過多年的清理規范,行政機關涉企亂收費、亂攤派明顯減少,但一些企事業單位、中介組織等借助行政權力亂收費等問題依然存在。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前期取得成效基礎上,圍繞“降成本”和“惠民生”,重點對“紅頂中介”、商業銀行、電子政務平臺、進出口環節、教育、機動車停放服務、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涉農收費以及景區門票等開展收費檢查,嚴厲打擊各類亂收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