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1% 支出增長12.2%
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凸顯
財政部13日發布財政收支數據顯示,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91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72億元,同比增長8.2%,同口徑增長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5819億元,同比下降1.4%,同口徑增長2.3%。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8554億元,同比下降2.5%,剔除不可比退稅因素后增長3.3%。
從收入項目來看,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延續上漲態勢,其中,契稅400億元,同比增長10.2%;土地增值稅313億元,同比增長7.2%;房產稅170億元,同比增長12.5%;耕地占用稅157億元,同比下降22.7%;城鎮土地使用稅153億元,同比增長19.8%。
1至11月累計來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250億元,同比增長5.7%,為年初預算的94.3%。
在收入增速趨緩的背景下,支出則一直持續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064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2192億元,同比增長12.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872億元,同比增長12.1%。
1至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5839億元,同比增長10.2%。
從數據可以看出,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凸顯。財科院最近組織的地方財政經濟運行調研也顯示,除東部地區財政收支結構尚可之外,其余地區都出現了財政收支矛盾的情況。
財科院副院長王朝才指出,從收入層面來看,減稅降費仍將持續,但是支出層面,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扶貧等都需要財政支持,可以壓縮的空間又很小,這樣帶來的財政壓力就比較大。
對于減稅降費帶來的地方稅收缺口,財科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發債是一個辦法,但是減支也是一條出路。相比起發債這一企業和政府都皆大歡喜的做法,壓支出無疑很難得,但是如果切入到改革層面,就可以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同時有利于控制財政風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