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長三角理財產品收益率指數微幅上升0.49點至74.77點,其中,江蘇省區域性銀行理財指數在連續兩個月上升后出現回降,微幅下跌0.20點至75.21點;浙江省區域性銀行理財指數上升1.35點至75.63點;上海市區域性銀行指數反彈2.21點至72.61點,其中6-12個月保本收益率指數回復到正常值;國有銀行指數也出現反彈,上升1.49至74.82點,而股份行指數連續兩月維持上升勢頭,本月環比上升1.49點至72.22點。從整體來看,進入11月后,收益率指數呈現了上升態勢,其原因為自去年以來實體經濟下滑、債券違約和資產配置荒導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滑,當前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下,多數理財產品收益已現探底跡象,收益有所回升屬情理之中;同時,在年末留存資金需求較高的前提下,小幅提升收益吸引投資者是較常見的做法。從絕對收益率來看,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延續下降趨勢,但整體趨于平穩;江蘇省區域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1%;浙江省區域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8%,較10月有微幅上升;上海市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54%。
資本市場方面,從全球角度來看,受特朗普當選影響,墨西哥比索降至歷史最低點,但資本市場的整體表現可控;競選期間美元一度跌落到近兩個月最低點,但在競選結果基本確認后又小幅回升,并未像英國脫歐時那樣引起資本恐慌;同時意大利修憲、美聯儲加息等事件也加劇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動蕩。聚焦國內市場,備受關注的深港通12月5日正式開啟,這是繼滬港通之后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里程碑,是中國資本市場持續對外開放的一個明確信號。深港通開通后,上海、深圳、香港三地聯通的共同市場時代悄然開啟,更多的境外投資者將參與到我國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發展中來,境內投資者也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全球競爭。
宏觀經濟方面, 11月官方制造業PMI指數51.7,較上月回升0.5%,為兩年新高,官方非制造業PMI回升0.7%至54.7,延續回升態勢;生產消費數據則整體向弱,房地產銷售增速繼續負增長,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量較往年明顯下降,前期地產調控政策效果不斷顯現;機構預計11月CPI同比增速區間將處于2.2%到2.3%,比10月CPI上升0.1%左右;資金面上,11月份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資金1309億元,SLF和PSL操作分別為284.69億和355億元,但在央行“鎖短放長”操作之下,短期資金面仍較為緊張。11月美國非農數據顯示,新增就業17.8萬人,略不及預期的18萬;11月失業率4.6%,創2007年8月以來最低,盡管非農數據不如預期,但12月美聯儲加息仍屬于大概率事件。
監管政策層面, 11月23日,中國銀監會全面修訂《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指引》,擴展了表外業務定義范圍,從之前的擔保類和部分承諾類,增至擔保承諾類、代理投融資服務類、中介服務類、其他類等四類,并要求商業銀行在開展表外業務時遵循全覆蓋原則、分類管理原則以及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原標題:長三角收益率指數整體反彈,各區域銀行收益率表現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