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李金磊)“過去只聽說過‘海歸’,現在中國出現了‘城歸’。” 經濟學家厲以寧10日在第十八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說。
剛剛度過86歲生日的厲以寧當天在論壇上發表了“尋找紅利新源泉”的主題演講。
“中國正在悄悄進行一場人力資本的革命。”厲以寧表示,廣大農村正在掀起學習知識技術的創新創業浪潮。
厲以寧說,過去只聽說過海歸,現在中國出現了“城歸”,也就是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工作了幾年,認識了一些朋友,學會了技術,積累了一些錢,更懂得了市場怎么運作,然后回去干,因為家鄉有用武之地。
厲以寧說,他在貴州畢節地區了解到,現在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人學到技術后,回來開了面包坊、蛋糕店等小微企業,結果生意很好。過去這里的人從來不吃面包,也不知道生日蛋糕,但現在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小孩兒過生日、升學要買蛋糕慶祝,老人高壽也要買蛋糕。
“我們在很多地方看到辦農家樂的現象。”厲以寧說,辦農家樂需要勞動力,于是農家樂就變成了創業的又一個基地。農家樂的公路邊上有好多小的汽車、摩托車的修理廠,都是打工者回來辦的。
“有人說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枯竭了,那是他不了解中國。中國的人口紅利真的枯竭了嗎?正開始變化呢。一股新的創意、創業、創新的浪潮正在中國展開。” 厲以寧表示。
厲以寧認為,新的紅利不可能自發涌現,必須建立新的體制和機制,激勵億萬群眾和企業家充分發揮他們的活力,新的紅利才可能會出現。
“新紅利不止一種,可以包括新改革紅利、新人口紅利、新科學技術紅利、新資源紅利以及社會和諧紅利。”厲以寧說。
在厲以寧看來,改革紅利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調動每一個投資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產權保護便成為關鍵。沒有產權保護就談不到發展。公有產權要保護,非公有產權同樣要保護。(完)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