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浙江省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在杭州市余杭區正式開園。這個由中國、以色列共同打造,以健康醫藥產業為主導的國際合作產業園,是浙江醫療產業發展的一次全新嘗試。
作為極具前景的朝陽產業,醫療健康領域近年來已逐漸成為產業崛起的重心之一,在推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趨勢下,產業與技術的國際合作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
開園儀式上,由中以雙方共同合作的PET-CT探測器芯片項目、呼吸系統疾病自動識別與輔助診斷平臺項目、2Micromedic醫學診斷項目等10份國際化合作協議正式簽訂。雙方將在產業園調研咨詢服務、基金合作框架、科研成果轉化和投資項目等方面開展合作。
浙江省醫學科學院院長呂杭軍認為,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的落成標志著園區的朋友圈將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范圍越來越廣,基于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原則,有助于未來在新藥、保健品研發等方面展開深入的合作。
開幕式上,余杭區委書記戴建平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杭州市創新創業的產業高地,余杭已經擁有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藝尚小鎮等一大批創新創業基地,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的落成將是余杭新的發展標桿。
作為本次儀式的東道主,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于2014年1月正式掛牌,是浙江省首個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經過3年發展,目前已吸引了葛蘭素史克、賽諾菲等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及貝達藥業、民生藥業、胡慶余堂等一批國內知名藥企的投資或進駐,近百家健康醫療企業在此落地生根。
戴建平強調,雙方的合作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目標。他表態,余杭將會以最好的政策、最佳的環境與最優的服務全力保障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的建設發展,同時也希望與以色列在更多領域開啟更廣泛的深度合作。
據悉,以色列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領先者,在醫療健康領域具備世界一流水平,擁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80多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80個跨國生命科學研發中心,其新藥研制與醫療器械的研發實力雄厚。
以色列代表表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健康醫藥產業的發展日益蓬勃,人才、資本、產業、市場等因素的集聚和提升需求,最終促使此次兩國間醫藥產業的合作。
簽約儀式上,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色列米超林集團、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三方共同發起的總規模達100億元的“浙江省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基金”正式成立,基金將用于產業扶持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原標題:浙江省中以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園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