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武漢市政府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武漢將抓住產業創新這個“牛鼻子”,推動“武漢制造”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其中一大舉措是大力謀劃三個國家級新基地建設,即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基地。
據介紹,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5年內總投資為240億美元。該基地下個月將全面進入建設階段,一期工程2018年投產,預期到2020年,基地將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產值可達100億美元。到2030年,基地將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支撐武漢形成萬億級的芯片—顯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為375億元,擬打造航天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服務、航天地面設備及制造等四大主導產業。預期到2020年,基地形成年產50發運載火箭、40顆100公斤以上、100顆100公斤以下商用衛星的制造能力,形成千億級航天產業鏈。
此外,武漢正在積極申報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據介紹,前不久工信部已批準武漢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創新試驗示范區,開通了國內首條面向公眾的自動駕駛專線“小魚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