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善城市交通規劃管好共享單車
據報道,成都城管近日清理搬離部分共享單車引發輿論關注。當地官方回應稱,對于共享單車侵占盲道、機動車道等不規范停放問題,既不能簡單說“NO”,也不能熟視無睹放任不管,已要求城管、交管等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如何規范管理和有序運營,切實保障市民的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的正當利益,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不少網民表示,共享單車是一個新生事物,解決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難題,但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挑戰。有關部門應以此為契機,探索建立新的規章制度,完善城市交通規劃,從根本上解決自行車道建設、路權之爭等問題。
城市管理迎來新挑戰
共享單車“不設固定停車樁”,在為市民提供便利出行的同時,也導致了“亂停放”問題。網民“刈里飄香”表示,共享單車這種模式真的很方便,但問題也很多。“我在天府一街這兒,只看到一輛車是很規矩地停在路邊,其他都是橫七豎八地放在街邊”。
公開報道顯示,停在盲道上、亂停放導致堵路等共享單車亂象并非個例。網民“faquir6869”表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增加了社會成本。這個問題亟待解決,不要讓共享單車被“掐死在搖籃里”。
也有網民稱,新生事物總是伴隨問題雜蕪,包容和支持是主旋律,面對一些治理難題,要進行針對性探索。
網民“陳光”表示,共享單車“共享”的不僅僅是居民出行的快捷與方便,也需要政府、公司和使用者共同為城市的和諧發展和管理作出貢獻。
需要一攬子解決方案
網民“劉勛”表示,共享單車面臨的法治問題,最核心、最棘手的還不是來自政府部門的管理,也不是存在的合法性問題,而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識和守法行為。共享單車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賴使用者自身的道德法律素養。
網民“項向榮”提出,更重要的是企業先要在技術上幫助立個規矩,讓違規停放車的人根本還不了車,或者要受到一定的罰款處罰。而這在技術上也是做得到的。
“共享經濟的大眾便利性,要以公共空間與路權的合理利用為前提,才能可持續發展。”網民“徐丹”表示,劃分或增設公共停車區、加強城市自行車道網絡便利性甚至開辟“自行車高速道”等配套硬件、從運營模式上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并推廣普及,需要政府、企業與個人的合力。
網民“彭健”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問題還有不少,但與網絡約車相比,困難顯然要小得多。真正值得琢磨的,是共享單車的出現,能否推動中國城市重新建立自己的慢行系統。
(記者 王玉 整理)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