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的北京電影學院78級一樣,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班78級也一直聲名顯赫。中國顯示產業的兩位重量級人物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和創維集團董事長黃宏生均出道與此。
親自坐鎮TCL集團的李東生面板生意再擴容,將起家產業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自己再創業的黃宏生,也向外界勾勒出“創維+酷開+金龍”的產業布局。
作為中國恢復高考的首批受益者,兩位科班出身的創一代正帶領著各自的團隊,在后彩電時代繼續賽跑。
黃氏帝國三足合力(小)
11月28日,南京。向來低調,很少在媒體露面的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破例來到經銷商大會現場,此番站臺讓來自全國的白電經銷商和媒體為止振奮。創維集團最高層對于白電產業的重視可見一斑。
黃宏生狀態極佳,侃侃而談,從國際政治講到國際經濟形勢,再具體到企業的國際化和并購,黃宏生明確對外表示,創維加快國際化和產業擴張之際,在2020年實現規模超千億元目標,2025年實現規模再翻倍。
黃宏生向外界展示了國際化的人才團隊,有意思的是曾履職于LG的白電高管,在會上借創維的平臺黑了三星一把,稱蝶門冰箱是LG最先研發的,并非有些企業宣傳的那樣。而有些企業指的就是三星,三星一度將蝶門冰箱作為最大的設計亮點。
這一花絮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創維將繼續通過合縱連橫的方式實現產業目標。在彩電產業發展過程中與創維一路相伴的韓國企業LG電子,不僅是創維白電學習的對象,不排除未來股權合作、技術對接的可能性。
黃宏生穩軍心、立目標的同時,創維空調團隊核心骨干離職的消息正在坊間發酵,對于如何看待骨干離職傳聞,楊東文回應《中國經營報》稱,從格力電器轉會而來的核心團隊在創維空調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高管和研發團隊的人才流轉都很正常。一個企業多元化進入新興行業,一定會挖角高管擴充人才團隊。未來這樣人才來源也將很穩定。
創維確實在不斷梳理人才團隊,包括去家族化,我的夫人林衛平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就是希望創維逐步成為一家現代化公司。今年8月,創維數碼委任賴偉德為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為期3年。原董事局主席林衛平執行董事。
黃宏生在構建一個龐大的黃氏產業帝國。現在黃宏生南京金龍新能源客車在細分市場已經僅次于比亞迪。黃宏生預言未來三年要實現銷售100億元的目標,而更遠的目標是超千億。
目前黃宏生已經將身家分為三大板塊,一塊是創維數碼,成熟穩健,以由楊東文為職業經理人團隊打理。而創維子公司酷開,則由黃宏生之子林進掌舵。對于整個創維集團而言,酷開有創新試驗田的意義。
李東生加碼面板產業(小)
同是華工78級同學,相同的教育背景。從0到1的過程中,均選擇了彩電產業起家。后彩電時代,兩位中國彩電業元老在1到多的過程中,黃宏生選擇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倡導分散型的多元化,李東生則是親自操作坐鎮,將產業鏈橫縱向延伸,核心仍然是顯示和電子產業。
11月30日總投資538億元的華星光電11代線項目在深圳市光明新區開工建設。這是全球目前的最高世代線。
與此投建于2015年的京東方合肥的10.5代線已經封頂,預計2015年正式投產。自此,中國面板產業,北派王東升,南派李東生的局面已經顯現。
創建于的華星光電目前已經有N條生產線,已經成為TCL集團的扛鼎板塊,被集團內部成為“利潤奶牛”。2016年8月,《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獨家專訪李東生,問及TCL集團的多元化為何顯得相關性較強萬變不離其宗,李東生表示,由于教育背景、專業知識,投資和電子、顯示產業有關的就會異常興奮。
業內人士指出,兩家企業掌門背景相同,但發展思路迥異,未來遭遇的困境也不同,黃宏生分散多元化協同效應不夠,上下游聯動乏力;而李東生在家電和顯示產業發展,則應對增長天花板提前準備。
(原標題:華工兩劍客的加時賽鳴槍 后彩電時代 TCL創維多元化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