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要聞
2015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占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經濟學家任澤平9月發布的房地產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占GDP的比例為411%,遠高于全球260%的平均水平,泡沫愈發危險。不可否認,我們現在確實是處于一個歷史高點,但我們對于房地產依賴過大,貿然抽離房地產,只會適得其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房價泡沫也不是幾次調控就可以解決。理性分析,房地產依然我們的重要支柱之一,依舊是剛需品。我們的許多制造業也都是圍繞房地產而運營發展,而房屋也是我們(無論租還是買)丟棄不了也替代不了,它的剛性屬性不可否認。中國房地產的黃金十年已過,迎接我們的是下一個白銀時代。(摘自:鳳凰房產)
小融點評: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道變了,規則也該變了。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11月以來,已有超過10個城市在上月的基礎上出臺了樓市調控新政。從9月30日的第一輪調控開始,短短兩個月時間,已經有24個城市出臺了50多次樓市調控措施。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貨幣政策的收緊對平抑房價、穩定市場預期起到的作用更加直接、更加有效。也正因為如此,一輪新政過后,北京、深圳樓市的降溫效果更好,政策立竿見影,最后上海也進行了跟進。可以預見,有北上深等做先例,未來一些未達到調控預期的城市加碼調控將成大概率事件,前段時間樓市過熱的城市的樓市交易量將進一步萎縮,房價下降的城市數量將進一步增多。(摘自:中國新聞網)
小融點評:房價下降的城市隊伍逐漸壯大,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一旦有掉隊的肯定會有新對策。
中國央行周二表示,關于央行要求部分樓市過熱城市停止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的媒體報道并不屬實。彭博稍早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報導稱,部分央行分支機構對轄區內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暫停發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但沒有說明暫停多久。央行對路透表示,有關媒體消息“并不屬實”,央行未要求商業銀行停止發放個人住房貸款。中國社交媒體上亦流傳一些城市暫停按揭貸款發放,但廣州、南京和濟南的本地官方報紙均予以否認。(摘自:鳳凰網)
小融點評:不管是不是央行的意思,銀行房貸業務規則的動向都時刻牽動著廣大購房人的心。
王健林:那么中國房地產有沒有泡沫呢?有。我也曾經說過,可能是最近這么些年比較大的泡沫了。但是我覺得中國房地產絕對不會崩盤,不是相對,是絕對不會崩盤。西方的經濟學家或者投資家是站在美國、站在歐洲來看中國,他不是站在中國來研究中國、分析中國。之所以我說中國房地產至少還有十年到十五年的好時期,或者說不會崩盤的原因,就是盡管中國現在房價比較高了,盡管中國房子蓋的量也比較大了,但是中國現在畢竟只有55%的人生活在城市,還有45%在農村,還有很多農民想要進城。小城市想到大城市,因為只有大城市才有更多的資源,才有娛樂消費,才有體育消費。再加上中國政府最近采取了一些堅決擠泡沫的措施,一系列的原因綜合在一起,所以我覺得中國房地產叫做“有泡沫,但不會崩盤”。(摘自:新浪財經)
小融點評:有泡沫就得擠,但不能心急,得慢慢來。
關注微信公眾號:融360房貸(fangdai123),如果你需要的話:
回復【城市】,告訴你現在買房哪些城市被看好;
回復【房價】,告訴你調控之后房價到底怎么變;
回復【還貸】,告訴你房貸提前還真的劃算嗎;回復【辦法】,告訴你征信有逾期怎樣申房貸.........更多買房攻略干貨 、樓市房價分析,都在這里。缺錢?猛戳閱讀原文,貸款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