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海通證券:明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地產銷售將再度下滑
來源:新浪 發布時間:2016-11-30 08:02:54

  債牛很長,曲折前行——17年利率債策略報告(海通債券姜超、周霞、張卿云)

  來源:微信公眾號 姜超宏觀債券研究

  摘要:

  低利率時代,波動加大。16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入“2”時代,低利率下波動性加大,呈現猴年猴市特征。與此同時,配置需求是近幾年債市走牛非常重要的因素,信用利差、流動性利差、期限利差等均被壓至歷史低位。

  16年4季度經濟短期穩定。調控出臺后,地產銷量逐步趨降,但其對投資的顯著影響或需等到17年;考慮到15年低基數,預計今年4季度地產投資穩中趨降。基建投資受制于財政赤字,預計4季度基建趨降,但今年第三批基建債已啟動,PPP也在推進,明年初儲備項目開工和資金到位或使基建回升。此外,企業盈利短期改善+補庫存,4季度工業生產仍應相對穩定。

  但17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決定我國總需求的關鍵是地產,17年地產投資大概率繼續下滑,雖有基建對沖,但力度有限。地產投資下滑意味著總需求重新回落,當前短期的企業盈利回升、價格上漲、補庫存均沒有長期持續基礎。預計17年GDP走勢在6%-6.5%拾階而下,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短期通脹風險。短期看,我們認為4季度蔬菜價格仍高位,豬價小幅趨降,煤炭雖有增產、但幅度有限,因而工業品價格暴漲收窄,但CPI非食品仍承壓,預計4季度CPI同比高點或升至2.2%-2.3%,但同時通脹也逐漸見頂,17年以后通縮壓力會重新顯現,主因內需下滑,CPI或重回1-2%區間。

  長期通縮局面。長期看,供給引發的通脹,例如煤炭、鋼鐵和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隨著企業增產,價格難以大幅上漲,供給與價格存在相互制約,因而供給收縮導致的PPI上行有天花板。我們預計17年投資壓力較大,意味著很難看到需求推動的通脹,長期仍是通縮局面。

  穩匯率、控泡沫,貨幣寬松受限。1)十一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控制地產泡沫、防范金融風險取代“穩增長”成為當前政策重點,意味著大幅寬松難現。2)美國12月加息仍有可能,海外央行寬松均暫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減,穩匯率下,央行寬松更謹慎。3)3季度以來,煤炭、鋼鐵價格大漲,4季度通脹仍有反彈風險,也不支持貨幣過度寬松。

  回購利率中樞或抬升。我們認為,在當前的海內外環境+政策防風險的背景下,央行4季度對貨幣政策仍將較為謹慎。外占持續流失下,如果央行不降準、仍用MLF對沖,并且拉長流動性工具的投放期限,那么回購利率上行可能成為“新常態”,預計4季度7天回購利率中樞維持在2.5%-3%左右。

  16年4季度,債市短期謹慎。美國大選后,由于川普的積極財政擴張對美國通脹、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預期,10年美債收益率已上升至2.3%左右,中美利差從前期的90-100bp收窄至不到60bp,美債收益率是我國利率的中期“底部”,可能導致10年國債利率短期超調,不排除高點至3%。

  而國內來看,經濟短期穩定,4季度物價存反彈風險,貶值壓力+防風險背景下,貨幣政策緊平衡,短期利率債收益率維持區間波動。4季度回購利率或上行至2.5-3%,而10年國債波動區間2.6-3%,10年國開波動區間3-3.4%。

  債牛曲折前行,擇機布局17年。2014年8月我們首次提出零利率是長期趨勢,15年初、16年重申該觀點,而過去兩年1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了150BP,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了200BP。展望未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消失,地產、汽車大拐點到來,通縮將常態化,零利率仍是長期趨勢。

  17年我們預計地產銷售和投資將再度下滑,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釋放后,利率下行空間將重新打開,長期債牛不變,預測10年期國債利率有望創新低,擇機布局明年。

  正文:

  1. 低利率時代,波動加大

  16年債市回顧。16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入“2”時代,低利率下波動性加大,呈現猴年猴市特征:

  一季度大宗商品價格飆漲,引發通脹預期,地產銷量猛增,基建發力,經濟復蘇預期起來,貨幣政策處于暫歇期,債市整體調整。4月違約風險升溫,信用風險向流動性風險蔓延,債市加速去杠桿。

  6月大宗商品價格開始掉頭向下,經濟企穩預期被打破,CPI再度掉到2%以下, 6月末英國公投退歐推升全球不確定性,避險情緒升溫,海外帶動國內債券走牛,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

  6-7月信貸猛增,地產價格泡沫越吹越大,8月下旬央行重啟14天、28天逆回購、資金面緊張,十一期間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對經濟悲觀預期再起,債市歡樂了一波,但是貨幣政策控杠桿、防風險的意圖明顯,而中觀數據顯示短期經濟并不差,投資者開始謹慎起來,債市從10月下旬開始調整。

  配置需求強,壓縮利差。配置需求是近幾年債市走牛非常重要的因素,這點可以從各個利差均被壓至歷史低位看出。16年以來,10年-1年的利率債期限利差明顯收窄,從80bp左右降至50-60bp;又比如流動性利差也明顯收窄,一切估值洼地都被資金橫掃,10年非國開和國開債的利差從年初的18-20bp下降至8月的基本無利差。

  2. 經濟短“穩”長“降”

  投資決定經濟短期波動。我國社消零售總額同比增速10%-11%,相對穩定,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也在40-50%;07年以后外需低迷,凈出口對我國經濟的支撐力度已不如過去,使得資本形成成為經濟支柱,其對我國GDP的貢獻率從2000年左右的20-30%上升到13年的55%,而后由于投資下滑而導致貢獻下滑。可見,固定資產投資影響我國總需求,從而對短期經濟波動具有決定作用。

  16年地產投資回暖,支撐經濟。地產銷量回暖,推動地產投資回升:一是從14年開始房貸利率持續下降,9月末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52%,較15年12月下行約18bp;二是房貸首付成數下降,購房杠桿抬升。3季度地產銷量月度增速達到20-30%,而地產投資增速也從15年的負增長回升到6-8%,帶動經濟短期企穩。

  調控密集出臺,地產量降價穩。地產調控將令銷售再度滑入負值區間。十一期間地產調控再起,限購和限貸政策將使得地產銷量明顯下降,市場出現量降價穩狀態。根據海通宏觀組的預測,16年4季度,一二線城市地產銷售面積的累計同比可能從當前20%左右明顯下滑,而三線城市因調控較少、影響不大。但到了17年,我國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可能由正轉負,低點或降至-14%左右、壓力較大。

  地產投資穩中趨降,17年壓力較大。按基數效應和政策滯后效應看,17年地產投資承壓。預計16年4季度地產投資會因為去年低基數而穩中趨降,但17年上半年或受到今年高基數影響,以及地產調控政策的滯后影響,投資增速或再度下行。

  按新開工領先性來看,17年地產投資下滑壓力較大。16年拿地同比一直在負值徘徊,直到3季度才有所改善,一線和主要二線城市受制約土地供應,而三四線仍需去庫存,拿地速度不快制約開工。16年下半年新開工面積同比從25%下滑到-10%以上,將制約后續地產投資。

  企業盈利存在不確定性。工業企業利潤今年以來改善,主要受地產汽車需求拉動以及去產能改善價格的影響,但后續仍存不確定性,因而制造業投資也回升有限:

  一是需求已出現回落跡象;二是上游價格改善很難傳導到下游,導致偏上游企業利潤增長,而中下游企業利潤受損,這從PPI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波動中可以觀察;三去產能并不徹底,隨著商品價格飆升和盈利回升,煤炭和鋼鐵有增產動力,這又會阻礙去產能進度,商品價格也很難維持住。

  企業或補庫存,關注庫存投資。當前庫存處于低位,后續企業或補庫存。從中觀數據來看,經過此前去庫存,煤炭、鋼鐵等庫存均在低位,在價格回暖、盈利改善的帶動下,煤炭有補庫存跡象,而鋼鐵去庫存也在筑底。我們認為后續補庫存仍可能存在,進而帶動庫存投資和工業生產,這點從10月PMI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回升印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補庫存持續性存疑。上游庫存要看限產進度,中游利潤受到上游高成本+下游需求影響,補庫存力度預計也有限,下游補庫存跡象尚不明顯,均取決于終端需求,然而17年內需下滑壓力大,因而補庫存持續性存疑。

  基建投資需看融資和項目。首先,基建投資受到融資影響。根據我們測算,如果2016年全年基建投資增速要達到20%,預計需要15.8萬億的融資額,剔除貸款、債券、非標、財政支出等融資量后,仍有2.2-2.4萬億融資缺口,好在下半年第三批基建專項債再啟動,盡管財政貼息率根據項目而變,基建債仍能較好地彌補融資缺口,降低項目成本,利于基建投資。

  其次,基建投資受到項目開工影響。根據財政部公布的PPP項目落地情況,雖然示范性項目的落地率從32%達到9月末的58.2%,但整體項目庫的落地率僅從20%上升到26%,PPP雖然備受關注,但新開工進度不快。

  財政政策積極,但托底不易。積極財政政策仍是主基調。16年以來,財政政策一直以積極為主基調,赤字率擴大至3%,大幅增加財政支出以支持基建維持在16%-20%增速。

  債務使得基建托底不易。但16年9月,財政支出/財政收入之比已達到111%,接近高點,10月該比例如期下滑,赤字率和負債率制約財政對基建的支撐。按照季節性規律,16年4季度財政支出增速或逐步下滑至10%以內,直到17年2-3月新一年財政預算公布,財政支出或再度回升。因此,我們預計4季度基建投資趨降,而17年初可能在項目和財政開工帶動下逐步回升以托底經濟。

  季度經濟短“穩”,17年長“降”。16年4季度經濟短期穩定。地產銷量對投資的明顯影響或等到17年上半年,疊加15年低基數,預計今年4季度地產投資穩中趨降;基建投資受制于財政赤字,預計4季度基建趨降,但今年第三批基建債已啟動,PPP也在推進,明年初儲備項目開工和資金到位帶動基建回升。終端汽車和基建推動下,企業盈利短期改善+補庫存,4季度工業生產相對穩定,可從發電耗煤增速回升,粗鋼產量高位印證。

  但17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決定我國總需求的關鍵是地產,17年地產投資大概率繼續下滑,雖有基建對沖,但力度有限。地產投資下滑意味著需求重新回落,當前短期的企業盈利回升、價格上漲、補庫存均沒有長期持續基礎。預計17年GDP走勢在6-6.5%拾階而下,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3. 短期通脹,長期通縮

  寒冬來臨,關注菜價變化。16年以來,物價經歷了先上漲后回落的走勢,而造成上半年物價抬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仍是食品價格——蔬菜和豬肉價格的上漲。

  16年1季度寒冬導致蔬菜供給減少、運輸成本明顯抬升,CPI蔬菜同比增速飆升至30-35%;而下半年水災、寒冷天氣先后發生,10月以來大蒜生姜價格再創新高,異常天氣造成的供給縮減依舊對蔬菜價格影響仍存。參照09年和13年4季度寒冬經驗,預計16年季度蔬菜仍維持高位,待明年開春蔬菜價格將逐步回落。

  供給趨升,豬價高位回落。豬價高位回落,存欄量不高。16年上半年,豬肉價格從24上漲到30元/千克,此后由于供給趨升,逐步回落到25-26元/千克左右。當前生豬存欄量穩定在3.7-3.8億頭左右,由于此前養豬戶去產能較成功,導致今年價格上漲,但補欄速度不快,后續隨著供給低位已過,豬價將繼續高位回落。不過考慮到冬季豬肉消費旺季,而且供給回升不快,預計4季度豬肉價格小幅趨降。

  煤炭鋼鐵價格上漲,CPI非食品承壓。16年鋼鐵煤炭價格上漲,主因去產能下的供需缺口擴大。(1)經過多年不景氣,鋼鐵煤炭社會庫存降至低位;(2)政府強行推動過剩行業去產能,供給進一步下降;(3)在地產投資和汽車帶動下,需求較此前預期回升,使得供需缺口擴大,煤炭鋼鐵價格飆升,并帶動CPI非食品回升。

  我們預計4季度煤炭和鋼鐵補庫存和產量回升難以過快,需求短期穩定,價格暴漲幅度收窄;而17年需求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商品價格上漲有頂。

  供給VS需求,通脹持續性不同。供給與需求引起的通脹可持續性不同:

  1)供給引發的通脹,例如煤炭、鋼鐵和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隨著企業增產,價格難以大幅上漲,供給與價格存在相互制約,因而供給收縮導致的PPI上行有天花板。

  2)需求引發的通脹,可以通過需求增加、價格上漲-企業盈利-投資增產-收入增加-需求增加這一途徑自我強化,直到需求無法增加,因而這一類通脹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持續。

  短期通脹,長期通縮。短期看,我們認為4季度蔬菜價格仍高位,豬價小幅趨降,煤炭雖有增產、但幅度有限,因而工業品價格暴漲收窄,但CPI非食品仍承壓,預計4季度CPI同比高點或升至2.2-2.3%,但同時通脹也逐漸見頂,17年以后通縮壓力會重新顯現,主因內需下滑,CPI或重回1-2%區間。

  長期看,供給引起的通脹會隨著增產而“上有天花板”,但需求改善引起的通脹則具有持續性,后續仍需關注投資和信貸(企業中長貸)。我們預計17年投資壓力較大,意味著很難看到通脹起來,長期仍是通縮局面。

  4. 政策防風險,利率中樞抬升

  美國12月加息仍存可能。16年以來,美元走強背后的原因是美國12月加息概率的大幅上升,并且導致美債利率持續走高。雖然美國新總統川普此前對加息的表態反復,例如抨擊低利率滋生金融泡沫,卻又認為低利率環境利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我們認為,12月美聯儲加息幾乎是大概率事件,期貨數據顯示,當前12月加息概率已超過90%。但往后看,美聯儲加息之路更需要考察川普是否的確擴大財政,進而推升美國通脹和經濟。從10年美債的表現看,市場投資者正逐步將這一預期包含在利率中。

  海外寬松趨于謹慎。7月G20財長會議后,日歐央行的寬松同樣轉向謹慎,加劇了全球債券收益率上行的風險。9月和10月歐央行的議息決議,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當前歐央行QE計劃每月購買800億歐元資產,該計劃將于17年3月到期,若后續縮減QE購買規模,則貨幣邊際趨緊。

  10月日本央行同樣維持其基準利率不變,并此前于9月推出新版QQE,由數量轉向價格調控,將日本10年國債的收益率目標定在0,高于當時日本國債實際的負利率水平。日歐央行對寬松的謹慎態度,使得市場擔心全球寬松轉向,日本和歐洲的債券收益率也相應走高。

  貶值壓力加劇,外占大量流出。10月以來,國內資金面持續緊張,短端回購利率明顯抬升,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接近3%,交易所GC001達到10%以上。這是否意味著國內貨幣政策轉向?

  人民幣快速貶值,外占流出較多,是資金面緊張的重要原因。16年9月,我國外匯占款下降超過3300億,是造成M2下降和9月末資金面緊張的主因。10月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跌破6.9,迅速貶值下,10月外占降幅仍高,加劇資金緊張。

  央行不再降準,改用OMO和MLF。去年811匯改后,我國外匯占款一度下降達到每月3000多億人民幣,年底12月當月下降近7000億,全年下降約2萬億,但央行通過多次降準,及時彌補了資金缺口。

  16年以來,外占同樣外流2萬億,但央行僅在2月降準,此后一直通過MLF和OMO投放流動性,截止11月中下旬,OMO凈投放近1萬億,MLF年內凈投放約2萬億,央行通過流動性工具維持資金面緊平衡,并未降準。而且央行實施MLF和OMO的期限延長,從過去的7天拉長至14天、28天、6個月和1年,平均資金利率從16年3月的2.25%,上行25bp到10月的2.5%,成本明顯高于降準的投放資金,使得市場整體的資金利率中樞也趨于上行。

  穩匯率、控泡沫,央行寬松受限。1)3季度以來,國內工業經濟相對平穩,但房價暴漲,債市杠桿增加,隨著十一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控制地產泡沫、防金融風險取代“穩增長”成為政策重點,意味著大幅寬松難現。

  2)美國12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海外央行寬松均暫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減,央行貨幣寬松也將更謹慎。

  3)9月以來煤炭、鋼鐵價格大漲,并持續到11月勢頭未減;疊加國際油價回升、去年基數下降,4季度通脹仍有反彈風險,也不支持貨幣過度寬松。

  回購利率抬升或是“新常態”。此外,16年以來金融監管趨嚴,從理財新規、資管八條底線等政策出臺開始,到央行重啟14天、28天逆回購、表外理財納入MPA廣義信貸測算,均反映央行控杠桿、控風險的監管思路延續,“穩增長”讓步于“防風險”。

  因此,我們認為在當前的海內外經濟環境+政策防風險的背景下,央行4季度對貨幣政策仍將較為謹慎。外占持續流失下,如果不降準、仍用MLF對沖,同時拉長投放期限,回購利率上行可能成為“新常態”,預計4季度7天回購利率中樞維持在2.5%-3%左右。

  5. 回購利率上行,債市調整有頂

  期限利差角度看利率頂部。回購利率的上行可能導致債券短端利率反彈,進一步傳導至長債利率。從期限利差的角度來看,16年無論是短融還是國債,其和回購利率的利差不斷收窄。如果后續回購利率回升到2.5%-3%,按照16年7月以來平均25bp的期限利差,10年國債頂部或在2.9%-3%。

  銀行負債成本影響配債需求。銀行表內負債成本影響配債需求,債券收益率需要能夠覆蓋成本。銀行表內負債主要包括存款、同業負債、對央行負債和債券發行等。

  我們估算了銀行負債成本,15年初銀行負債成本在3%左右。經過15年多次降息降準,存款利率、債券發行利率、同業負債成本均明顯下降,15年末銀行總負債成本下行80bp至2.2%左右。到了16年,央行不再降息,但是M1高企意味著存款活期化,進一步推動銀行負債成本下降至2%-2.1%,并且部分對沖了央行抬高資金成本的影響。

  利率債受追捧,調整應有頂。根據資產比價,利率債和個人房貸優勢明顯,成為16年銀行主配資產。考慮以下幾類資產:

  1)10年國債收益率2.7%,無稅收和資本占用成本;2)10年國開收益率3.1%,剔除稅收成本后的收益率在2.64%左右;3)個人住房貸款利率4.5%-4.55%左右,剔除稅收和資本占用成本后的收益率為2.6%-2.65%;

  4)一般貸款和信用債券風險計提比例高,剔除稅收和資本占用成本后的收益率分別在2.6%和1%左右;5)3個月同業存單利率在3%左右,剔除稅收和資本占用成本后的收益率為1.95%-2%

  回購利率上行的情景分析1。從成本角度看,當回購利率上行至2.5%、2.75%和3%時,估算得到的銀行負債成本分別為2.03%、2.1%和2.15%,即銀行負債成本預計保持在2.2%以內,明顯低于10年期利率債的收益率,資金成本抬升對長債影響有限。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回購利率上行可能抬高存單等同業資產的收益率。假設回購利率上行至2.5%、2.75%和3%,對應3個月同業存單在扣除成本后的收益率分別為2.1%、2.25%和2.4%,依舊低于利率長債的配置價值。

  因此我們認為,回購利率上行后,10年國債利率頂部或在2.8%-2.9%左右,當國債利率上行至2.8%以上時,配置價值逐漸增加。

  理財成本剛性,未來或趨降。歷史數據顯示,15年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穩中趨降,從5.5%左右下降至16年9月的3.8%-4%。理財收益率與回購利率關系并不明顯,其走勢更多取決于理財資產收益率的表現;同時,由于銀行間理財競爭壓力,理財收益率較為剛性,下降幅度緩慢。

  后續來看,無論是16年理財新規、此前報道的理財資產或計提風險資產,還是央行將理財資金運用余額(理財資產余額-現金余額-存款余額)納入MPA廣義信貸測算,都體現了監管層對表外影子銀行的監管趨嚴,防風險、控杠桿下,預計未來理財擴張速度放緩,收益率也將趨降。

  配置信用為主,利率提供流動性+博弈利得。16年6月末,理財資產中約41%配置債券,其中信用債占比34%,利率債占比7%,而貨幣市場資產占比15.6%。理財資產配置以相對高票息的信用債為主,委外投資規模也大幅增加,這意味著回購利率低位時,杠桿套息成為理財主流策略,利率債主要提供流動性,同時適當博弈長債的資本利得。

  回購利率上行的情景分析2。假定委外要求回報率3.5%-4%,那么不同回購利率下,考慮一倍杠桿,能夠滿足回報率的10年國開收益率和對應的國債收益率如下:

  1)當回購利率在2.5%時,滿足3.5%-4%回報率的10年國開債收益率在3-3.25%,如果隱含收益率為13%,那么對應10年國債收益率在2.6%-2.8%;

  2)當回購利率在2.75%時,滿足回報率的10年國開收益率在3.13-3.38%,對應10年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7-2.9%;

  3)當回購利率在3%時,滿足回報率的10年國開收益率在3.25-3.5%,對應10年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8-3%。

  6. 債市短期謹慎,長期曲折前行

  4季度供需關系仍有利好。4季度供給減少,配置需求或提前進場,利于債市。供給方面,16年11-12月是傳統發行淡季,政策性金融債發行量縮減,國債發行量也趨降,地方債只剩下不到5000億的額度。需求方面,不少17年配置資金選擇在年末提前進場布局,4季度供需關系利好債市。對于17年而言,年初銀行、理財、保險等配置壓力較大,“早配置早受益”,而國債和地方債一般在3-4月進入發行高峰,因此17年初同樣具有供需利好。

  16年4季度:債市短期謹慎,利率區間波動,基本面變化、通脹反彈和政策走勢是關注點:

  1)經濟短期穩定,物價較3季度反彈,關注企業補庫存進度、煤炭鋼鐵增產情況和發改委政策;2)貶值壓力+防風險,貨幣政策緊平衡,資金面在月末季末將趨緊,利率上有頂、下有底;3)關注表外金融監管,特別是理財擴張和風險計提,這將影響理財新增規模和配置資金變化;

  短期內央行貨幣不松,4季度回購利率或上行至2.5-3%,我們認為,4季度利率債維持區間波動,10年國債區間2.6-3%,10年國開區間3-3.4%。

  當回購利率上行,國債頂部在哪里。1)當回購利率中樞在2.5%,只是小幅高于此前的2.3%,央行仍相對保持資金面平穩,信用債不會出現大幅去杠桿,10年國債利率頂部或在2.8%。

  2)當回購利率中樞上行到2.75%,并持續較長時間,意味著央行有意抬高短端利率,整個債市收益率也可能水漲船高,預計信用債會出現去杠桿,10年國債利率頂部或在2.9%。

  3)當回購利率中樞上行到3%,資金成本明顯上升,如果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類似于與央行在貨幣市場“隱性加息”,信用債或進一步去杠桿,基金/委外或贖回,利率債收益率或短期沖高,但10年國債利率頂部或在3%。

  美債是我國利率的中期“底部”。數據顯示,16年9-10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占我國債券市場的比例仍不到2%,中美利差對我國債市影響更多通過外占和貨幣政策渠道。隨著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未來我國債市中境外機構占比將繼續上升,中美利差也將成為海外投資者購買我國債券資產的重要衡量。

  美國大選后,由于川普的積極財政擴張對美國通脹、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影響預期,10年美債收益率上升至2.3%左右,我國10年國債收益率約2.8-2.9%,中美利差從前期的90-100bp收窄至不到60bp,美債收益率是我國利率的中期“底部”,可能導致10年國債利率短期超調,不排除高點至3%。

  貨幣政策多目標,17年或重回經濟穩增長。我國貨幣政策具有多個目標,包括穩增長、防通脹、穩匯率、防風險(資產價格泡沫、金融風險等)。

  15年以來,貨幣政策關注穩增長,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提振內需;去年下半年,為了穩定股市和匯率,又做出了相應政策調整。到了16年,穩增長效果漸顯,去產能去杠桿任務也需要完成,考慮到短期經濟平穩,物價反彈,匯率壓力仍在,樓市和債市需要防風險,3季度開始,貨幣政策明顯轉向了“防風險”與“緊平衡”。16年4季度“防風險”的貨幣政策思路將延續。

  如果17年貶值壓力階段性釋放,而國內經濟再度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那么貨幣政策重心可能重回“穩增長”與“低利率”,那么屆時寬松將助于債市表現。

  17年債市依然向好,曲折前行。2014年8月我們首次提出零利率是長期趨勢,15年初、16年重申該觀點,得到市場廣泛認可。過去兩年1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了150BP,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了200BP。展望未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消失,地產、汽車大拐點到來,通縮將常態化,零利率仍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珍惜利率從3到0的過程!

  17年隨著地產銷售的再次下滑,經濟下行壓力再度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釋放后,利率下行空間將再度打開,預測10年期國債利率有望再創新低,仍可以期待債牛。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標簽: 海通證券 較大 明年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谷歌搜索“一哥”位置

微軟將ChatGPT集成進Bing,并在GPT-4的推動下擁有自己的生成搜索體驗,可謂搶盡“搜索一哥”谷歌的...更多

2023-05-15 18:27:36

一圖讀懂 | 美股期權隱含波動率排行榜 (5.15)

隱含波動率(IV)是對一支股票年內價格變動的預估,反映投資者對未來價格波動程度的預期,是期權定...更多

2023-05-15 18:44:03

財報前夕,騰訊股價一度漲超4%,這次業績將會有怎

在財報發布的前夕,騰訊結束了連續一個月的股價下行趨勢,在5月15日一度漲超4%,說明市場對本次騰訊...更多

2023-05-15 18:28:01

【環球新視野】北水搶籌科網股!加倉騰訊近12億港

2023年5月15日,南向資金凈買入16 53億港元。$騰訊控股(00700 HK)$、$美團-W(03690 HK)$、$中國海洋石油(00883 HK)$分更多

2023-05-15 17:40:54

巴菲特看好的日本股市,要創33年新高了 環球精選

堅實基本面推動日股上漲,同時外資流入和回購潮支撐日本股市情緒。“股神”又押對了?5月15日周一,...更多

2023-05-15 17:32:45

財報前瞻 | 獲多名分析師看好,沃爾瑪Q1業績有

隨著最新一輪財報季繼續如火如荼地進行,本周零售行業成為了關注焦點。其中,$沃爾瑪(WMT US)$將于5月18日更多

2023-05-15 16:35:32

環球要聞:每日期權追蹤 | 罕見認錯!特斯拉召

編者按:《每日期權跟蹤》緊跟期權市場,關注博弈動向,為牛友提供多維度機會參考,助力牛友掌握投...更多

2023-05-15 16:36:38

港市速睇 | 港股午后強勁拉升!三大指數齊漲超1

富途資訊5月15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數午后強勢拉升,恒指一度收復2萬點關口。最終,恒指、國指漲1 75%,科指更多

2023-05-15 16:44:40

易點云(02416.HK)今起招股,發售價每股10-12港元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更多

2023-05-15 16:43:09

每日快看:又一里程碑!港交所:“互換通”正式啟

5月15日,港交所正式舉行互換通上線儀式,香港政、經兩界大佬齊聚金融大會堂,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更多

2023-05-15 1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