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26日在北京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向縱深推進,農業投資面臨巨大機會。
朱保成在當日舉行的2016品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據有關方面不完全測算,“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種植業至少有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合作空間,養殖業有2000億元合作空間。
他說,中國作為農業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對世界農業資源的需求量和供給量巨大。去年中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875.6億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大國。中國農產品市場對優質特色生態農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國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發展空間拓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農業品牌形象培育,給“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他認為,推進“一帶一路”品牌農業國際合作,當從五方面著手。
一是在深入梳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資源和市場的基礎上,編制精準的對外農業合作規劃和項目清單,統籌運用好援助、投資、貿易、技術交流等合作方式。
二是找準目標市場,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農業資源的互補性是農業國際合作的基礎,各國農業特色資源是獲取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品牌創建則是有效利用資源稟賦優勢、選準目標市場的載體。
三是推進科技創新,對接一批國際農業標準。加強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提升品牌管理的手段和水平,提高品牌傳播效率,使農產品標準逐步與國際接軌。
四是注重文化交流,做強一批農耕文化品牌。
五是開啟多邊貿易渠道,構建一批全球貿易服務平臺。
研討會上,在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倡導下,來自俄羅斯、波蘭、日本、西班牙和馬來西亞等六個國家的農業非政府組織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農業協會聯盟(WUAA)”。這意味著國際農業行業協會將形成合力,為全球品牌農業、現代農業、優質農業的發展、交流、共融提供更高平臺。
(原標題:專家:“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當從五方面著手)